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大众卫生报》 > 2010.03.09
编号:10937
运动后别忘“冷身”
http://www.100md.com 2010年3月9日 大众卫生报 2010.03.09
     王小杰

    长期以来,人们对体育运动前的“热身运动”十分重视,却忽视锻炼后的“冷身”问题——不少人在剧烈的运动后,立即坐下来歇息,或者俯身喘气,其实这对身体伤害非常大。

    运动时人的心跳会加快,肌肉、毛细血管扩张,血液流动加快,同时肌肉有节律性地收缩会挤压小静脉,促使血液很快地流回心脏。此时如果不能做一些节奏慢的简单运动,立即停下来休息,血液不能突发性地自动适应身体的变化,肌肉的节律性收缩也会停止,原先流进肌肉的大量血液就不能通过肌肉收缩流回心脏,血压会猛然下降,心脏供血不足,出现脑部暂时性缺血,引起心慌气短、头晕眼花、恶心、面色苍白,虚脱,甚至休克昏倒等症状,此种情况在运动医学上称为“重力性休克”。另外,运动时体内会产生大量乳酸,如果突然停止运动,不利于乳酸的分解清除,锻炼者会觉得浑身酸痛,肌肉也会变硬。

    有鉴于此,运动医学专家提醒人们,运动后(尤其是剧烈运动)一定要进行“冷身运动”,如在跑步时,正常速度为13公里/小时,在运动结束前,可以按5公里/小时的速度快走5分钟,还可以抖动肢体,来回走走,亦可慢走5~10分钟,能够有效地消除疲劳。当脉搏减慢至每分钟110次以下,才能做其它事情。躺在海棉垫或藤垫上再休息10分钟(平躺时脚放置的位置应略高于头)后,可以冲淋浴,在30—40度的温水中浸泡洗浴,对神经系统有镇静作用。有条件者在运动后及时按摩有助于使全身放松,达到快速消除疲劳目的。

    王小杰,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