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用药防中暑
防治中暑 “水、散、丹、油”
水
藿香正气水 藿香正气类药包括藿香正气丸、藿香正气水、藿香正气片、藿香正气软胶囊等,但水剂使用者为多。有清暑利湿、理气和中之功。适用于热伤风、中暑、胃寒腹痛、急性胃肠炎等。
“头昏脑胀,感觉要中暑或感冒时,赶快服一剂藿香正气水或胶囊。”这种方法既对又不对。藿香正气类药有两方面作用:一是解表,二是清里。在感觉头昏脑胀快要中暑时,服藿香正气药,有解表作用,可以减轻症状。另外,藿香正气药还有“清里”作用,对胃肠型感冒特别有效,并且只用于夏天感冒。暑天,当出现流涕、咳嗽等上呼吸道感冒症状,并有腹胀、腹痛、腹泻、呕吐现象时,不妨先服藿香正气药,腹痛、腹胀症状能较快减轻。
要提醒的是,只有伴有胃肠症状的感冒,藿香正气药才比较有效,而一般的感冒并不适合。
, 百拇医药
十滴水 十滴水有清热祛暑、通窍利湿之功。适用于中暑头晕、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孕妇忌用。
散
六一散 主要成分为滑石粉,具有祛暑利湿功效,体弱者或需要长时间在闷热环境下作业的人群,可服些六一散来预防中暑。“六一散”的使用,一般每服9克,以凉开水调服效果最好。决定使用“六一散”的关键,应为小便赤黄短涩之症,如若小便清而长(无色而量多易排出)则不宜用。
此外,“六一散”的加减亦很灵活。若兼有心烦不安较著者,可加上朱砂少许调服,名为“益元散”;若兼有目赤咽痛,口舌生疮,可加青黛少许,名为“碧玉散”;若兼有轻微的外感(发热、头痛等)的症状,可用鲜薄荷叶煎汤或捣汁少许同服,名为“鸡苏散”。这些方剂,都是夏季治疗暑病的良方。民间还有一种用法是以“六一散”给小儿浴后涂撒,既可防止痱毒,又可预防湿疹,疗效显著。
避瘟散 有清热解暑、避秽化瘟之功。适用于小儿夏令暑热、伤风头痛、鼻塞流涕、恶心呕吐、晕车晕船等。可取少许鼻闻或搽太阳穴处,内服遵医嘱或按说明书选用。
, 百拇医药
丹
仁丹 非常传统的中成药,有祛风健胃、舒气生津、清暑醒神、避秽化浊之功。适用于夏令消化不良、恶心呕吐、胸中烦闷、口渴多饮、头昏脑涨、晕车晕船、水土不服等。在头昏脑胀快要中暑时服几粒仁丹,效果很明显。
油
清凉油 清凉油有提神醒脑、解毒避秽之功。外搽太阳穴或患处可防治中暑头痛、头昏、伤风感冒、关节疼痛,并可治疗蚊虫叮咬。
风油精 风油精有清热解毒、提神醒脑之功。适用症及用法同清凉油。风油精用途很多,除防治中暑外,对其他夏日常见病也有防治作用,但孕妇不宜选用。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 刘建华 (吴志整理)
湖北远安县中医院 胡献国 周向前
, http://www.100md.com
解暑药使用有宜忌
风油精和清凉油使用有禁忌
风油精主要由薄荷脑、桉叶油、丁香粉、樟脑、香油精等组成,但必须注意,孕产妇、新生儿禁用。
因为风油精的主要成分之一樟脑具有一定的毒性作用。 樟脑进入人体后,一般正常人体内的葡萄糖磷酸脱氢酶会很快地与之结合,使之变成无毒物质,然后随小便一起排出体外,所以不会发生不良反应。然而由于生理上的变化,孕妇体内的葡萄糖磷酸脱氢酶的含量降低,尤其是怀孕头3个月内若过多地使用风油精,樟脑就会通过皮肤吸收进及体内,然后再通过胎盘屏障进入羊膜腔内作用于胎儿,严重时可导致胎儿死亡引起流产。
在刚出生的新生儿体内,也缺乏葡萄糖磷酸脱氢酶,产妇如大量使用风油精,樟脑会随气味透过新生儿娇嫩的皮肤和黏膜渗入血液中,使红细胞破裂,引起婴儿黄疸症,出现全身发黄、口唇青紫、棕色小便、不吸奶、哭声微弱、嗜睡等症状,还可出现抽风、惊厥等神经症状,即使经过治疗也可能使婴儿脑功能受损。同理,三岁以下儿童应慎用。
, http://www.100md.com
清凉油中也含有樟脑成分,因此,孕妇婴儿禁用清凉油。理由同上。
人丹仁丹不能随便服
人丹为银色的包衣水丸,除去包衣后显灰褐色;气香,味辛凉而甘,能驱风健胃。用于夏季消化不良、恶心呕吐、晕船、轻度中暑、酒醉饱滞等症。口服或含服,一次0.1-0.2克(10-20丸)。
仁丹为朱红色的水丸,除去外衣,显黄褐色;味甘、凉。本品为抗暑湿类非处方药药品。作用是清暑开窍。主要用于伤暑引起的恶心胸闷,头昏,晕车晕船。含化或用温开水送服,一次10-20粒。
不难看出,虽然二者都对中暑有治疗作用,但人丹偏于驱风健胃,主治夏季中暑引起的消化不良、恶心呕吐等症,对醉酒饱滞也有效;仁丹则偏于清暑开窍,主治伤暑引起的头昏、头痛、恶心胸闷等症,对晕车晕船也有效。
小儿和老年人需要在医师指导下服用。因为小儿肝肾功能尚未发育完全,老年人肝肾功能日渐减退,常吃人(仁)丹易导致肝肾损害。服用一天后,中暑症状仍然没有较好改善者,应去医院就诊。
, 百拇医药
因为仁丹中含有朱砂,可能会造成胎儿畸形,所以孕妇应避免服用。服用中要注意不可超量服用,以防汞中毒。婴幼儿及儿童不宜服用。尽管人丹中不含朱砂,但含有樟脑,也有一定毒性,千万不可滥用。同风油精一样,人丹也含有樟脑成分,因些,孕妇也不宜服用。 三岁以下儿童应慎用。
常怡勇
儿童中暑的家庭救治
炎热的夏季已经来到,如果儿童不注意预防,就很容易中暑。一旦发生中暑,那么在家中如何对儿童进行紧急救治呢?
1、首先要把儿童移到凉爽通风的地方,解开衣服、裤带,平卧休息,头偏向一侧,防止儿童呕吐后误吸入气管。
2、在儿童的太阳穴上涂些清凉油,口服十滴水、仁丹,同时喂服一些淡盐水、凉茶水。
3、如果儿童高热,用凉水或35%酒精擦身,尤其是大血管多的地方如腋下、手心、后背、颈部、前额,但要注意不要擦腹部和心脏部位。
, http://www.100md.com
4、用凉毛巾或冰袋放置在儿童的额部、肘窝,并打开风扇或空调降温。
5、儿童体温过高(超过39℃),需用药物退热:可使用泰诺或美林等布洛芬制剂口服。
6、中暑并出现昏迷的儿童,应及时请医务人员诊治或急送附近医疗机构抢救。
颜华
相关链接
夏补人参御暑邪
炎热的夏天人体在高温的刺激下,新陈代谢加速,能量消耗增加,睡眠减少,食欲下降,人易疲劳,体质也往往受到影响。对高温抗衡缺乏适应能力的人,人参正是抗御暑邪的佳品。
但要注意查看患者舌苔,只要不是白腻,或厚腻,或黄腻,或有热度的话,就可以服参进补,这是增加抵抗力最有效的办法,这种补法称之为“伏补”。
, http://www.100md.com
但是夏天进补人参要有选择,一般可选用生晒参、西洋参。此类人参的药性比较平和,对一般病人、年老体弱者较为适合。但应切记:对于那些有实热证而正气不虚的病人,则不应进补人参。卫一鸣
哪些人容易中暑?
婴幼儿 婴幼儿的各系统发育不够完善,体温调节功能差,皮下脂肪又比较多,对散热不利。
孕产妇 因为怀孕或产后体力消耗大,身体虚弱,如果长期逗留在通气不良、温度较高的室内,就容易中暑。
老人 由于皮肤汗腺的萎缩和循环系统功能的衰退,导致体质较弱的老年人散热功能降低而易中暑。
心血管病患者 炎热天气会使心血管病患者的交感神经兴奋,加重心血管的负荷。尤其是心脏功能不全者,他们体内的热量不能及时散发而积蓄,所以容易中暑。
, http://www.100md.com
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患者的机体对内外环境温度变化反应迟钝,虽然热量已经积蓄在体内,但病人的自觉症状却出现得较晚,容易中暑。
感染性疾病患者 细菌或病毒性感染,可使人体产生内源性致热原而作用于下丘脑产热中枢,使机体产热增强,还可使机体释放大量的儿茶酚胺类物质进入血液,导致血管痉挛收缩,影响散热,引发中暑。
营养不良者 营养不良的人因为营养素的缺乏导致血压下降,反射性地引起血管的收缩,还容易反复腹泻,导致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导致中暑。
某些服药者 服用抗组织胺药、抗胆碱药、安眠药等的人也会血管收缩,使体温调节中枢发生障碍,容易中暑。
黑龙江大庆龙南医院 侯春风, 百拇医药
水
藿香正气水 藿香正气类药包括藿香正气丸、藿香正气水、藿香正气片、藿香正气软胶囊等,但水剂使用者为多。有清暑利湿、理气和中之功。适用于热伤风、中暑、胃寒腹痛、急性胃肠炎等。
“头昏脑胀,感觉要中暑或感冒时,赶快服一剂藿香正气水或胶囊。”这种方法既对又不对。藿香正气类药有两方面作用:一是解表,二是清里。在感觉头昏脑胀快要中暑时,服藿香正气药,有解表作用,可以减轻症状。另外,藿香正气药还有“清里”作用,对胃肠型感冒特别有效,并且只用于夏天感冒。暑天,当出现流涕、咳嗽等上呼吸道感冒症状,并有腹胀、腹痛、腹泻、呕吐现象时,不妨先服藿香正气药,腹痛、腹胀症状能较快减轻。
要提醒的是,只有伴有胃肠症状的感冒,藿香正气药才比较有效,而一般的感冒并不适合。
, 百拇医药
十滴水 十滴水有清热祛暑、通窍利湿之功。适用于中暑头晕、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孕妇忌用。
散
六一散 主要成分为滑石粉,具有祛暑利湿功效,体弱者或需要长时间在闷热环境下作业的人群,可服些六一散来预防中暑。“六一散”的使用,一般每服9克,以凉开水调服效果最好。决定使用“六一散”的关键,应为小便赤黄短涩之症,如若小便清而长(无色而量多易排出)则不宜用。
此外,“六一散”的加减亦很灵活。若兼有心烦不安较著者,可加上朱砂少许调服,名为“益元散”;若兼有目赤咽痛,口舌生疮,可加青黛少许,名为“碧玉散”;若兼有轻微的外感(发热、头痛等)的症状,可用鲜薄荷叶煎汤或捣汁少许同服,名为“鸡苏散”。这些方剂,都是夏季治疗暑病的良方。民间还有一种用法是以“六一散”给小儿浴后涂撒,既可防止痱毒,又可预防湿疹,疗效显著。
避瘟散 有清热解暑、避秽化瘟之功。适用于小儿夏令暑热、伤风头痛、鼻塞流涕、恶心呕吐、晕车晕船等。可取少许鼻闻或搽太阳穴处,内服遵医嘱或按说明书选用。
, 百拇医药
丹
仁丹 非常传统的中成药,有祛风健胃、舒气生津、清暑醒神、避秽化浊之功。适用于夏令消化不良、恶心呕吐、胸中烦闷、口渴多饮、头昏脑涨、晕车晕船、水土不服等。在头昏脑胀快要中暑时服几粒仁丹,效果很明显。
油
清凉油 清凉油有提神醒脑、解毒避秽之功。外搽太阳穴或患处可防治中暑头痛、头昏、伤风感冒、关节疼痛,并可治疗蚊虫叮咬。
风油精 风油精有清热解毒、提神醒脑之功。适用症及用法同清凉油。风油精用途很多,除防治中暑外,对其他夏日常见病也有防治作用,但孕妇不宜选用。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 刘建华 (吴志整理)
湖北远安县中医院 胡献国 周向前
, http://www.100md.com
解暑药使用有宜忌
风油精和清凉油使用有禁忌
风油精主要由薄荷脑、桉叶油、丁香粉、樟脑、香油精等组成,但必须注意,孕产妇、新生儿禁用。
因为风油精的主要成分之一樟脑具有一定的毒性作用。 樟脑进入人体后,一般正常人体内的葡萄糖磷酸脱氢酶会很快地与之结合,使之变成无毒物质,然后随小便一起排出体外,所以不会发生不良反应。然而由于生理上的变化,孕妇体内的葡萄糖磷酸脱氢酶的含量降低,尤其是怀孕头3个月内若过多地使用风油精,樟脑就会通过皮肤吸收进及体内,然后再通过胎盘屏障进入羊膜腔内作用于胎儿,严重时可导致胎儿死亡引起流产。
在刚出生的新生儿体内,也缺乏葡萄糖磷酸脱氢酶,产妇如大量使用风油精,樟脑会随气味透过新生儿娇嫩的皮肤和黏膜渗入血液中,使红细胞破裂,引起婴儿黄疸症,出现全身发黄、口唇青紫、棕色小便、不吸奶、哭声微弱、嗜睡等症状,还可出现抽风、惊厥等神经症状,即使经过治疗也可能使婴儿脑功能受损。同理,三岁以下儿童应慎用。
, http://www.100md.com
清凉油中也含有樟脑成分,因此,孕妇婴儿禁用清凉油。理由同上。
人丹仁丹不能随便服
人丹为银色的包衣水丸,除去包衣后显灰褐色;气香,味辛凉而甘,能驱风健胃。用于夏季消化不良、恶心呕吐、晕船、轻度中暑、酒醉饱滞等症。口服或含服,一次0.1-0.2克(10-20丸)。
仁丹为朱红色的水丸,除去外衣,显黄褐色;味甘、凉。本品为抗暑湿类非处方药药品。作用是清暑开窍。主要用于伤暑引起的恶心胸闷,头昏,晕车晕船。含化或用温开水送服,一次10-20粒。
不难看出,虽然二者都对中暑有治疗作用,但人丹偏于驱风健胃,主治夏季中暑引起的消化不良、恶心呕吐等症,对醉酒饱滞也有效;仁丹则偏于清暑开窍,主治伤暑引起的头昏、头痛、恶心胸闷等症,对晕车晕船也有效。
小儿和老年人需要在医师指导下服用。因为小儿肝肾功能尚未发育完全,老年人肝肾功能日渐减退,常吃人(仁)丹易导致肝肾损害。服用一天后,中暑症状仍然没有较好改善者,应去医院就诊。
, 百拇医药
因为仁丹中含有朱砂,可能会造成胎儿畸形,所以孕妇应避免服用。服用中要注意不可超量服用,以防汞中毒。婴幼儿及儿童不宜服用。尽管人丹中不含朱砂,但含有樟脑,也有一定毒性,千万不可滥用。同风油精一样,人丹也含有樟脑成分,因些,孕妇也不宜服用。 三岁以下儿童应慎用。
常怡勇
儿童中暑的家庭救治
炎热的夏季已经来到,如果儿童不注意预防,就很容易中暑。一旦发生中暑,那么在家中如何对儿童进行紧急救治呢?
1、首先要把儿童移到凉爽通风的地方,解开衣服、裤带,平卧休息,头偏向一侧,防止儿童呕吐后误吸入气管。
2、在儿童的太阳穴上涂些清凉油,口服十滴水、仁丹,同时喂服一些淡盐水、凉茶水。
3、如果儿童高热,用凉水或35%酒精擦身,尤其是大血管多的地方如腋下、手心、后背、颈部、前额,但要注意不要擦腹部和心脏部位。
, http://www.100md.com
4、用凉毛巾或冰袋放置在儿童的额部、肘窝,并打开风扇或空调降温。
5、儿童体温过高(超过39℃),需用药物退热:可使用泰诺或美林等布洛芬制剂口服。
6、中暑并出现昏迷的儿童,应及时请医务人员诊治或急送附近医疗机构抢救。
颜华
相关链接
夏补人参御暑邪
炎热的夏天人体在高温的刺激下,新陈代谢加速,能量消耗增加,睡眠减少,食欲下降,人易疲劳,体质也往往受到影响。对高温抗衡缺乏适应能力的人,人参正是抗御暑邪的佳品。
但要注意查看患者舌苔,只要不是白腻,或厚腻,或黄腻,或有热度的话,就可以服参进补,这是增加抵抗力最有效的办法,这种补法称之为“伏补”。
, http://www.100md.com
但是夏天进补人参要有选择,一般可选用生晒参、西洋参。此类人参的药性比较平和,对一般病人、年老体弱者较为适合。但应切记:对于那些有实热证而正气不虚的病人,则不应进补人参。卫一鸣
哪些人容易中暑?
婴幼儿 婴幼儿的各系统发育不够完善,体温调节功能差,皮下脂肪又比较多,对散热不利。
孕产妇 因为怀孕或产后体力消耗大,身体虚弱,如果长期逗留在通气不良、温度较高的室内,就容易中暑。
老人 由于皮肤汗腺的萎缩和循环系统功能的衰退,导致体质较弱的老年人散热功能降低而易中暑。
心血管病患者 炎热天气会使心血管病患者的交感神经兴奋,加重心血管的负荷。尤其是心脏功能不全者,他们体内的热量不能及时散发而积蓄,所以容易中暑。
, http://www.100md.com
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患者的机体对内外环境温度变化反应迟钝,虽然热量已经积蓄在体内,但病人的自觉症状却出现得较晚,容易中暑。
感染性疾病患者 细菌或病毒性感染,可使人体产生内源性致热原而作用于下丘脑产热中枢,使机体产热增强,还可使机体释放大量的儿茶酚胺类物质进入血液,导致血管痉挛收缩,影响散热,引发中暑。
营养不良者 营养不良的人因为营养素的缺乏导致血压下降,反射性地引起血管的收缩,还容易反复腹泻,导致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导致中暑。
某些服药者 服用抗组织胺药、抗胆碱药、安眠药等的人也会血管收缩,使体温调节中枢发生障碍,容易中暑。
黑龙江大庆龙南医院 侯春风,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