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文化 > 名医名人 > 扁鹊
编号:14394
扁鹊“六不治”
http://www.100md.com 2010年8月17日 大众卫生报 2010.08.17
     赵广兰

    山东 赵广兰

    “六不治”之说,始见于《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是战国时期伟大医学家秦越人(即扁鹊)长期医疗实践中的经验总结,两千多年来倍受医家重视。“六不治”,就是六种情况难以治疗,那是哪六种呢?

    第一种,“骄恣不论于理”。即骄横放纵,一意孤行,不听医生忠告的患者难以治疗。比如当扁鹊第一次看见齐桓公时,说齐桓公有病在腠理,不治将深。但齐桓公很多疑,一意孤行,结果一命呜呼。

    第二种,“轻身重财”。意思是说以身为轻、以财为重的病人不易治疗。有的人心疼钱,宁死不看病。有些人拼命工作,拼命挣钱,储蓄了金钱透支了健康。这类人扁鹊也不会治疗。

    第三种,“衣食不能适”。衣食不能适有两种含意,一是指衣食不周、饥寒交迫而言,二是说衣着饮食不能调节得当,二者均可给治病带来困难。比如医生让他怎么穿衣,如何吃东西,他都不肯听,不愿意建立起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那医生对这种病人也是没办法的。

    第四种,“阴阳并,脏气不定”。意思是说阴阳气血交并错乱,脏腑功能紊乱。临床上凡虚实兼夹、寒热错杂、真假寒热、真假虚实、表里错杂等病因病机错综复杂的病例皆属此类。

    第五种,“形羸不能服药”。形体瘦弱,脏气衰微,气血枯竭,阴阳俱虚,生理功能极度低下,服药不便或不能者亦为难治之症。临床凡见全身情况极差、精神萎顿、食欲全无的患者皆属此类。

    第六种,“信巫不信医”。即相信“巫”不相信医生,这种人把如此宝贵的生命完全依托于非人之手,后果就可想而知了。

    古人指不治者,实为强调难治,并非不可治,不能治也。六不治中有时对病而言亦有对人而言者。客观认识、正确领会“六不治”的精神实质,有助于临证时区别对待,变“不治”为“可治”。,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