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药专业 > 中草药汇编 > 中药大典 > 全草类 > 茵陈
编号:21809
“正月茵陈二月蒿”
http://www.100md.com 2011年3月3日 大众卫生报 2011.03.03
     韩振奎

    茵陈本是一种蒿草,只有越冬时长出的芽苗才叫茵陈,等开了春以后,长高了,就成了蒿子。茵陈是一味中药,其性微寒,味辛、苦。能清热利湿,退黄疸,可治疗各种急、慢性肝炎等病。而蒿子不是,因此在黄河中下游地区有“正月茵陈二月蒿,三月拿来当柴烧”的民谚。

    正月、二月采收的苗旺味厚,是药用的最好时期。随着时令的变化和气温的升高,到了阳春三月,茵陈已是叶败株黄,其最佳的药用状态不复存在了,入药不行,那就只有“割了当柴烧”了,可见茵陈有效成分的高低、药用价值的大小与采收季节有密切关系。

    农历正月下旬以后,在黄河中下游地区正是采挖茵陈的时候,汉代《伤寒论》中的茵陈蒿汤(茵陈蒿、栀子、大黄)仍然是今天中医治疗传染性肝炎、黄疸症的主方之一。还有一则叫做“茵陈公英汤”的经验方,取茵陈、蒲公英加水500克,煎取400克,加白糖30克,分2次服,每日2-4次,可清热解毒、利胆退黄,适用于急性黄疸型肝炎发热患者。

    茵陈还有很好的清热止痒、爽身的效果,以茵陈适量煎汤兑入澡水中洗浴可治疗遍身风痒、头皮瘙痒等症。

    另外,茵陈还可泡酒。每到正月,北京老乐寿堂药店就派人到天坛朝阳处采取上好茵陈制成酒母,再放上1年,混以配料用酒蒸煮,过滤制成。茵陈酒色泽碧绿清亮,质纯气香,可清热祛湿、舒筋活络,治疗风湿关节酸痛、脚软无力、下肢浮肿等症有特效,还可开胃醒脾。

    茵陈嫩时还可以做菜,农历的正、二月间,到田间采挖茵陈洗净切碎,拌上白面、盐,上蒸笼蒸熟即可摆上餐桌,对急慢性肝炎也有辅助治疗作用。茵陈还可与大枣同煮,碧绿的汤中飘着点点殷红,就成了中医的“茵陈大枣汤”,是治疗和预防肝炎的良药。

    韩振奎,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