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大众卫生报》 > 2011.06.30
编号:24159
治幼儿病毒感染 加点干扰素
http://www.100md.com 2011年6月30日 大众卫生报 2011.06.30
     韩咏霞

    婴幼儿病毒感染十分常见,除了普通的感冒之外,儿童中常见的一些传染性疾病如麻疹、水痘、脊髓灰质炎等,以及呼吸道合胞病毒、巨细胞病毒、轮状病毒感染和病毒性肺炎、病毒性心肌炎、病毒性脑炎等,这些都是由病毒所致。

    针对病毒感染的治疗是以抗病毒药和对症处理为主,其中大多数轻中度感染的患儿经过这样的处理,病情可以得到控制,但对那些病情较重、身体虚弱和免疫力低的患儿来说,常规治疗则往往显得力不从心,往往需要得到干扰素的协助才能获得更大益处。

    干扰素是人体体液中存在的一种具有抗病毒作用的低分子蛋白质,为一种广谱的抗病毒药物。干扰素可以妨碍病毒蛋白、病毒核酸以及病毒复制所需酶的合成,使病毒的复制和扩散受到抑制。干扰素还可以启动免疫反应、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并与抗病毒药如利巴韦林、阿昔洛韦、阿糖腺苷等形成协同作用,从而增强抗病毒效应。

    另外,干扰素能够促进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增加细胞因子的产生,增强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并能够调节免疫蛋白的合成,诱导自身干扰素的产生,从而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改善患儿的免疫状态。

    研究表明当婴幼儿受到病毒感染后,机体制造干扰素的能力大多下降,内源性干扰素往往不足,此时若加用外源性干扰素,将有利于患儿症状改善和缩短病程。因此,对常规治疗效果差及控制不良的婴幼儿病毒感染,应及时加用干扰素治疗。干扰素给药方法为肌注,一般按照每千克体重5-6万单位计算剂量, 每日1次给药,连用3日为1个疗程。副主任医师 韩咏霞,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