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神经内科 > 脑血管病 > 中风(脑卒中)
编号:31723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怎么办? 《中风防与治》系列之八
http://www.100md.com 2012年9月25日 大众卫生报 2012.09.25
     《中风防与治》系列之八

    脑卒中后出现吞咽障碍的患者高达51%,而呛咳是吞咽障碍的最基本特征。康复训练可改善此种症状,并可有效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吞咽功能康复训练技巧:

    ●舌头伸展不充分或运动不良时,可用纱布包住舌尖轻轻向外牵拉,做各个方向的牵拉动作,每天可做4-6次,以不引起患者疲劳为宜。或者将一压舌板(或勺子)放在患者唇边,让患者用舌头将其向各个方向推动,以促进舌头运动的灵活性。

    ●针对流口水较多的患者,可将空饮料瓶盛水放入冰箱内冷冻,冻好后放在患侧的面颊部或颈部按摩。每日3次,每次约10分钟,直至皮肤稍稍发红,但要防止冻伤。

    ●保持口腔清洁。出现呛咳时,立即扶托患者弯腰低头,使下颌靠近胸前,在患者肩胛骨之间快速连续拍击,迫使食物残渣咳出或站在患者背后,将手臂过胸廓下,双手指交叉,对横膈施加一个向上猛拉的力量,由此产生一股气流经过会厌,使阻塞物呛出。

    摄食前后的准备:

    摄食体位:能坐起的患者取躯干垂直、头正中位,颈轻度向前屈曲,这种体位可达到最大气道保护。不能坐起的取躯干30度仰卧位、头部前屈,偏瘫侧肩部用枕垫起,喂食者位于患者健侧,这种体位可以减少食物向鼻腔逆流和误吸。进食结束后抬高床头40-45度保持30分钟,防止食物反流。

    食物形状:容易在口腔内移动,又不易出现误咽的胶冻样和均质糊状食物,如菜泥、米粥、均质面糊、软蛋羹等,进食顺序应按照糜烂——糊状——固体,逐渐过渡到普食和水,同时要兼顾食物的色、香、味及温度。

    食物在口中的位置:进食时将食物置于侧舌后或健侧颊部,这样有助于食物的吞咽。重度吞咽困难者,宜早期施鼻饲饮食,同时指导其摄食前的训练。

    一口量:即最合适吞咽的每一口的摄食量,有吞咽障碍的患者先以3-4毫升少量试之,逐渐摸索合适的量为宜。

    长沙市第一医院

    神经医学中心护士长、

    副主任护师 黄灿,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