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大众卫生报》 > 2013.01.24
编号:33665
千万富婆甘做环卫工……
http://www.100md.com 2013年1月24日 大众卫生报 2013.01.24
     熊玲

    她是武汉市武昌区城管局清扫大队的合同工,月薪1420元;拆迁后,她家拥有17套住房,是个拥有千万房产的“富婆”,她就是余友珍。近日,余友珍,这个普通的名字迅速为人熟知,很多人疑惑她拥有千万却做着一份月薪千余的环卫工工作。我想,对余友珍,我们关注的不应该是她的财富和她的工作,或者两者之间的巨大反差,而是她做出此举动的心理及她对金钱的态度、对子女的教育等。

    人的价值体现在“被需要”

    工作,对余友珍来说,是必需的,虽然她可能不需要工作提供的金钱,但她需要工作来体现她作为人的价值。她说:“我是一个农民,不工作,就不习惯不踏实。我喜欢做事,劳动是我的习惯,懒惰可耻。”

    按照心理学的观点,人天生有着需要和被需要的心理需求,如果这种需求得不到满足,那么将极大地挫伤人的自我尊严、埋没人的存在价值。人的价值则更多地体现为被需要的社会价值上。个体主要通过承担婚姻家庭、职业工作和参与其他社会活动来实现价值。你可能通过做一个尽职尽责的父亲、丈夫来履行家庭责任;通过做一名敬业爱岗、兢兢业业的员工来承担工作和社会责任;通过参加社会慈善捐赠活动等来进一步实现个人社会价值等。这一切活动都必须通过对他人和社会做出有益的贡献来体现或者实现个体价值。

    世界上最痛苦的,就是直接或间接剥夺个体的被需要的社会价值。有些人在犯罪蹲监狱之后被亲人、朋友抛弃,更容易导致他们自暴自弃,因为他可能觉得自己不再被人们需要了,自己也就没什么活着的意义了。人越是忘记自己——投身于某种事业或献身于所爱的人——他就越有人性,越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钱不是最大的快乐

    如今,一切向“钱”看的人越来越多,金钱至上的价值观是畸形的,而以得到金钱为最大快乐的心理也是可怕的。只把钱当成衡量人的唯一标准,这样的心理也是不健全的,因为他们永远追求更多的金钱,永远因为有更强烈的金钱欲望而感到焦虑。

    没有足够多的金钱不等于我们就没有理由感到快乐。顶尖的富豪是快乐的,普通人也可以是快乐的。别让金钱改变你原本健康正确的快乐价值观,也别让身边的一小撮人轻易改变你的信念。如果你以别人的快乐为快乐,那么你已经不是为自己而活。任何人都不能因为别人而动摇自己的快乐价值观。

    此外,据社会学者调查表明,家庭的经济付出与孩子的学业成绩、心理素质、身体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之间并未呈现显著的“正相关”。这提醒我们,指望用金钱堆砌出一个好孩子是不切实际的空想。作为家长,给孩子金钱时,别忘了同时培养孩子正确的金钱价值观。

    四川成都蓝天心理咨询所首席咨询师、心理治疗师 熊玲,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