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药保健 > 食疗药膳 > 食物大全 > 副食品类 > 牛奶 > 牛奶与健康
编号:35015
牛奶灭菌那些事(上)
http://www.100md.com 2013年4月23日 大众卫生报 2013.04.23
     云无心

    ◆云无心

    健康奶牛新产的奶中细菌非常少,但细菌在自然环境中无处不在。对于细菌来说,牛奶可以算得上生长的乐园。在7℃以上,很多细菌就可以“星火燎原”了。

    灭菌,成了当今牛奶产销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实际上,牛奶中不止一种细菌。细菌的生长习性各不相同,对于一种细菌是致命的酷热,对于另一种细菌可能只是洗了个桑拿而已。在任何一个“不利”的温度下,一定时间内死亡的细菌数跟它们的总数呈确定的比例。理论上说,需要挑选最顽强的致病细菌来作为指标。当最不容易杀灭的那种致病细菌减少到不足以兴风作浪,其他的细菌也就不足为虑了。不过在传统上,是采用总的细菌数来计算,就是传统的巴斯德灭菌所采用的数字。合格的生奶经过这样的杀菌,细菌数降到很低。在恰当的冷藏条件下,这样得到的“巴氏消毒奶”可以存放两三周,而细菌总数也不至于重新长到有害的程度。

    媒体把生奶新标准的制定当作巴氏奶与常温奶的斗争。常温奶和巴氏奶的倡导者也的确一直互相指责甚至攻击。“常温奶派”宣称更符合中国国情,而“巴氏奶派”则强调常温奶的超高温灭菌破坏了牛奶的营养。毋庸讳言,巴氏奶和常温奶,在风味、安全性和营养上存在差异。关键是,这种差异有多大?对于消费者,这些差异又意味着什么?

    巴氏灭菌的目标是把细菌数降低到十万分之一,经过巴氏消毒,牛奶中的细菌并没有被全部杀灭。在灭菌之后依然需要冷藏。即使在冷藏条件下,残存的细菌也还是会缓慢生长。

    在巴氏灭菌条件下,尤其是高温快速的巴氏灭菌条件下,对于牛奶的风味和维生素的影响比较小。牛奶中还有一些酶,在加热中这些酶通常会失去活性。有人认为酶失去活性导致了牛奶的营养价值降低。实际上,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可靠的依据表明牛奶中的这些酶对人体有“生物活性”。它们是否失活,并不改变牛奶的营养价值。另一方面,这些酶中的一些种类会分解牛奶中的脂肪或者蛋白质,导致牛奶“变质”。通过加热使之失活,对于保持牛奶的品质是有利的。,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