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大众卫生报》 > 2014.03.11
编号:40872
确立“三步走” 实现“三赢” 蓝山县以新农合付费方式改革为切入点
http://www.100md.com 2014年3月11日 大众卫生报 2014.03.11
     蓝山县以新农合付费方式改革为切入点

    永州蓝山县以新农合付费方式改革为切入点,立足县情,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率先在全国推行“5+10+100”新农合补偿模式,并向上向下延伸拓展,逐步形成了城乡医保一体化改革“三步走”的改革思路,实现了“既保障医保基金安全运行,又保障群众受益最大化”的目标,取得了“群众得实惠,卫生得发展,政府得民心”的三赢效果。

    城乡居民得实惠

    蓝山县在医改之初,就制定了明确的改革思路,具体来说就是“三步走”。

    第一步,从2010年3月起,在村卫生室和乡镇卫生院实行“5+10+100”新农合付费方式(即参合农民在村卫生室进行门诊治疗,个人每次只需自费5元,在乡镇卫生院进行门诊治疗,每人每次只需自费10元,在乡镇卫生院住院治疗,每人每次100元,其他费用由新农合基金支付);第二步,从2012年7月起,在县级医院推行了“50+600”新农合付费方式(即参合农民在县中心医院门诊治疗,个人每次只需自费50元(暂未实施),在中心医院住院,10天内个人只需自费600元,10天后每5天加600元,其他费用由新农合基金支付);第三步,2013年,按照“城乡管理一体,基本保障一致,县内诊疗统一,县外治疗分级”的原则,试行整合“三保一金”(即城职医保,城居医保,新农合,城乡大病救助资金)的城乡医保一体化改革试点。
, http://www.100md.com
    在第一、二步医改惠及参合农民的情况下,第三步医改向城镇职工和居民拓展,实现了医改全覆盖,普惠了全县城乡居民。以2013年的统计数据为例,2013年,蓝山县共筹集医保基金15537.2万元,加上历年结余6593.82万元,医保基金累计为22131.02万元。而当年对全县城乡民民共计补偿487821人次,补偿基金15058.2万元。

    从上述数据可以明显看出,通过医改,蓝山县全体城乡居民都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一是就医经济负担进一步减轻。蓝山县实施村卫生室和乡镇卫生院门诊及住院管理制度改革后,该县村卫生室和乡镇卫生院门诊平均报帐率为82%,乡镇卫生院住院报帐率达到了91%。全县参保城乡居民在县中心医院普通疾病住院实行600元限额付费模式,住院病人只需缴纳个人自付部分,其余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由医保基金全额支付。2013年,县中心医院参保人员住院 30390人次,住院自付费用由第三步医改前的人均1200元,下降为821元(含按比例报帐情况);实际补偿率由70.4%上升为74.55%,直接为城乡居民减负1152万元。二是大病、重病就医有保障。从2013年8月起,蓝山县在原已将30种疾病纳入重大疾病救治保障范围外,又将脊柱、关节置换、激光微创等大手术和一些治疗费用较高的特殊病倒例纳入重大疾病救治保障范畴。三是就医精神负担减轻。在县中心医院实行普通病种住院“600元”限额把普通病拖成大病、重病,住院后也不用担心欠钱而中断治疗。出院时只需凭有效证件对住院费用进行确认后签字认可,由医院与医保管理部门进行结算。
, 百拇医药
    卫生事业得发展

    蓝山县乡村“5+10+100”新农合补偿模式自2011年3月运行以来,全县基层卫生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乡村医疗机构业务量快速增加。以蓝山县楠市中心卫生院为例,自2011年3月实施新农合“10+100”报帐模式以来,该院的门诊人次由2010年的16324人跨越至21027人,增长了近30%;但人均费用却由2010年的81.8元,下降为2011年的42.26元、2013年的34.5元,住院费用也由870元下降为746元。医保基金支出更为科学。2013年,全县城乡居医保基金共计补偿487821人次,补偿基金15058.2万元。医保基金支出稳中有升,体现了保住院、保大病和保重病的目的,比以往更为科学,发挥出了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的作用。医患关系明显改善。患者住院只需缴纳个人自付部分,其余政策范围内费用由医保基金全额补偿。

    因此,老百姓再也不会因用药、检查、收费等敏感问题与医院发生“缠、闹、打”的现象,医务人员也不会因这类事情而与病人发生矛盾和冲突,医患关系日趋融洽和谐。公益性质逐步显现。为适应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要求,各级医疗机构重新制定了管理方案,调整了对医务人员的考核评价机制,将一些公益性指标纳入绩效考核体系,逐步建立了以服务数量、服务质量、患者满意度等内容的绩效考核制度,促使医生自觉调整结构,科学诊治,控制费用,促进了医疗机构分配机制、运行机制的改革,为公立医院改革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分级诊疗格局初步形成。全方位的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方便了城乡居民就近看病、看得起病、治得好病,发挥了县、乡、村三级联动作用,初步实现了“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常见病解决在乡镇卫生院”的目标。
, 百拇医药
    深入医改得民心

    自推行“l0+100”新农补偿模式以来,农民门诊看病次均费用33.5元,费用下降52%;住院治疗每人次平均费用650元,费用下降30%。费用下降和补偿增加极大地减少了农民的医疗负担,更重要的是农民不用算数,只花10元就能在卫生院门诊看病,出i00元就能住院治病,很清楚明白直观地得到了政策的实惠,也得到了农民的衷心拥护。但任何改革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总会有不完善的地方。针对这些问题,蓝山县委、县政府认真描绘出了2014年医改工作蓝图:进一步巩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5+10+100”巩固县级公立医院住院600元付费方式改革模式,探索在县级公立医院实行城乡居民医保门诊统筹。加快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和医保一体化信息系统建设,实现资源共享和三级动态监管。进一步加强政策宣传,增加城乡居民自觉参与的主动性,发挥城乡居民的主体作用和监督功能,自觉抵制医疗机构损害患者利益的违规行为。让医改成为一座搭建政府和百姓鱼水关系的连心桥。

    随着蓝山医改的深入推进,“小病忍、大病挨、重病才往医院抬”的现象已经基本杜绝。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医改的路子越走越宽,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将会得到根本解决,改革的红利将会惠及全县城乡居民。杨永林,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