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大众卫生报》 > 2014.06.24
编号:42727
伏立康唑滴注过快 血管“受不了”
http://www.100md.com 2014年6月24日 大众卫生报 2014.06.24
     14岁的男孩小丁,因肺曲霉菌感染,医生给予0.2克伏立康唑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静脉滴毕后,小丁沿静脉输液穿刺的血管出现红肿、瘙痒等症状。医生询问后发现小丁在30分钟内就将伏立康唑液体滴注完毕,便告知他不良反应是药物滴注速度过快对血管刺激造成的。

    药物静脉滴注速度的快慢对治疗效果有很大影响,部分家长甚至是医护人员对药物滴速重视不够,随意性较大,常因此导致引起药物不良反应。

    伏立康唑是一种广谱的三唑类抗真菌药,主要用于治疗敏感真菌引起的感染,如曲霉病、对氟康唑耐药的念珠菌引起严重感染及免疫缺陷患者中可能危及生命的感染。注射用伏立康唑不易静脉推注,常用专用溶媒溶解后稀释使用。本品的静脉滴注速度最快不超过每小时3毫克/千克,稀释后每瓶滴注时间需1-2小时以上。

    伏立康唑在静脉滴注过程中因滴注过快会引起外周血管扩张,血容量过多、心脏负荷过重而导致发生类过敏反应,主要为脸红、发热、出汗、心动过速、胸闷、呼吸困难、晕厥、恶心、瘙痒及皮疹,一旦出现即应考虑停药。

    因此提醒家长及护士在使用伏立康唑注射液时,滴注速度必需要慢,一般常规剂量滴注时间应在1小时以上。另一方面,伏立康唑可能会引起视觉改变,包括视力模糊和畏光,因此使用期间不能在夜间驾驶。

    湖南省儿童医院药学部 王方杰,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