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药专业 > 中草药汇编 > 中药大典 > 花类 > 金银花
编号:43973
山银花功效类似金银花 可互相替用
http://www.100md.com 2014年8月28日 大众卫生报 2014.08.28
     近期,“南北金银花”之争引起众人关注。金银花与南方山银花到底是否为同一药物?它们在外观、功效上到底有何区别?可以通用吗?

    提起金银花,老百姓都很熟悉,而山银花却闻者不多。金银花为忍冬科植物忍冬的花,因原植物凌冬不凋,故名忍冬,始载于《名医别录》,自古以来就是清热解毒的良药,常用于治疗用于各种热性病,如身热、发疹、发斑、热毒疮痈、咽喉肿痛等症,均效果显著。

    据《本草纲目》记载:“(金银花)花初开者蕊瓣俱色白,经二三日则色变黄,新旧相参,黄白相映,故呼金银花。”金银花在我国各地均有产,尤以河南新密产的质量最佳,商品特称“密银花”,山东产的“东银花”产量较大,也是比较好的。金银花均以花蕾入药,一般所谓佳品“尖子银花”就是指朵小、色黄白而先端不开口者,如花已开放,或因采收加工欠妥,颜色变深者,均属次品。

    而山银花是忍冬科植物灰毡毛忍冬、红腺忍冬、华南忍冬或黄褐毛忍冬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生于溪边、旷野疏林下或灌木丛中,产于我国南方各地,是南方十分常用的清热解毒类药之一,有名的五花茶就是以它为主组成的。山银花性味甘、寒,有清热解毒、凉散风热的功效,常用于血热毒痢、风热感冒、痈肿疔疮、喉痹等症。
, 百拇医药
    其实,在2005年药典更名之前,南北两花都叫金银花,虽然两者功效有所重叠,但两种药物的有效成分含量并不完全一样,药典中规定,山银花中的绿源酸含量不得少于2%,金银花不得少于1.5%(绿源酸是其作为药品鉴定的一个主要指标)。但即便如此,2005年版和2010年版药典中对二者的性味、归经、功能与主治的表述却完全相同:“甘,寒。归肺、心、胃经;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用于痈肿疔疮,喉痹,丹毒,热毒血痢,风热感冒,温病发热。”临床也证明,即使两者在有效成分上有所不同,但用山银花代替金银花对药效影响并不大,在副作用方面也没有明显差别。

    除了有效成分有所不同外,金银花与山银花在外观上还是可以区分的。首先,两者最主要的区别是在花蕾上,金银花的花蕾上是有“小茸毛”的,较软;而山银花则没有“小茸毛”,同是花蕾,晒干后较硬。药房里一般卖的是已开过花的山银花干,而金银花卖的则是花蕾较多。

    其次,山银花与金银花在气味、大小、颜色等方面也有区别。在气味上,山银花气味沉着,而金银花的气味比较清香;金银花的花朵比山银花的较大一些,并且其花蕾要比山银花更加饱满一点;山银花颜色比金银花的颜色深一些,其色墨绿可能带一些紫色。
, http://www.100md.com
    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

    门诊中药房主任 孙志海

    ■延伸阅读

    国家药典委诠释

    金银花与山银花分类疑问

    释疑一 为什么要区别金银花和山银花?

    2005版《中国药典》将金银花和山银花分列进入药典目录,并指出金银花、山银花同属中药材。金银花是忍冬科植物忍冬初开的花及花蕾,南北均有分布,主要产区在北方;山银花是忍冬科植物红腺忍冬、华南忍冬、灰毡毛忍冬和黄褐毛忍冬的花蕾或初开的花,主要产区在南方。尽管二者在一些功效方面类似,但国家药典委员会认为两者在药用历史、植物形态、药材性状和化学成分上都存在差异,因此,把金银花和山银花在药典中分列出来,会更利于药品安全。
, http://www.100md.com
    释疑二 为什么2005版《中国药典》初次收录灰毡毛忍冬?

    山银花项下的红腺忍冬、华南忍冬始载于1977版药典,而这次反映受损失较大的产在湖南的灰毡毛忍冬在2005版药典之前,未曾收录国家药典,而只是地方药材标准,属地方习用药材。

    2000年前后,当地政府为解决贫困山区农民的致富问题,组织农民大面积种植灰毡毛忍冬,由于是地方习用药材,其使用的地域范围受到很大限制。为解决这个问题,地方政府积极推动灰毡毛忍冬入药典。灰毡毛忍冬是首次列入2005年版药典,并不存在从国家药典中对其更名的问题。

    释疑三 2005年版《中国药典》颁布后山银花产业发展状况如何?

    针对华南忍冬(南方金银花)列入山银花名录后导致南方金银花产业濒临破产边缘的情况,国家药典委声明中表示,在2005年之前,灰毡毛忍冬由于未列入《中国药典》和国家药品标准,仅作为地方习用药材,其产业发展一直较为缓慢。

    对于2013年山银花销量下降的情况,国家药典委表示,同比对应的应是2012年的销量,而把其下降原因追溯到2005年的药典修订(更何况灰毡毛忍冬在此版药典中刚列入),显然不合逻辑。,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