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心血管科 > 高血压病 > 信息
编号:44706
肾动脉狭窄引起高血压 药物难以控制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0月9日 大众卫生报 2014.10.09
     【典型案例】 林先生今年55岁,是一家公司的技术主管,平日身体很好,可是最近半年经常感到头痛,有时还伴有手指发麻,去医院检查,血压竟然高达180/110毫米汞柱,医生诊断为“高血压”,开了一些降血压的药。可是半年来,林先生的降压药调整了多次,血压却一直没有控制得很理想,多波动在150-190/90-110毫米汞柱之间。

    前几天,林先生由于头痛得厉害再次来到医院,一查血压竟然高达200/110毫米汞柱,医生查体后发现,他的腹部可闻及血管杂音,医生认为林先生并非单纯的原发性高血压,经肾动脉彩超证实为“左侧肾动脉重度狭窄”。原来,林先生半年来的血压升高是因为肾动脉狭窄引起,属于继发性高血压。第二天,医生将他转入外科做了“肾动脉内支架植入手术”,术后林先生的血压很快就降下来了,他再也不用服降压药了。

    【为什么会误诊】 高血压是指血压高于140/90毫米汞柱,究其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及继发性两类。临床上的高血压以原发性为主,约占95%,患者多于30-50岁发病,大多有家族史,一般通过药物可控制;而继发性高血压是指由于某些疾病引起的血压升高,如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嗜铬细胞瘤、肾血管性高血压、肾素分泌瘤等,约占所有高血压的5%,药物一般较难控制。

    当肾动脉狭窄时,会使肾脏的血流量减少,刺激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使患者出现药物难以控制的顽固性高血压。

    案例中的林先生之所以会误诊,首先是因为原发性高血压较为常见,占95%左右,当遇到血压增高的患者时,首先想到的是原发性高血压;其次,因为继发性高血压的症状、体征、并发症,与原发性高血压颇为相似,当引起血压升高的原发疾病其他表现不明显时,容易被忽视;另外,医生对该病缺乏足够的认识,没有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也是误诊的主要原因。

    【诊断依据】 引起继发性高血压的原发疾病有很多,当患者除了血压升高,还伴有以下症状时,应考虑本病的可能:(1)发病年龄在30岁以下或50岁以上者;(2)血压难以控制;(3)合并有腹部血管杂音;(4)正在接受药物治疗的高血压患者,血压又急剧恶化者;(5)正在接受治疗者,出现肾功能恶化;(6)在使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降压药的一种)治疗过程中出现急性肾衰;(7)合并不明原因的进展性肾衰者;(8)反复发生不明原因的肺水肿者;(9)双肾大小不一致的中重度高血压患者。

    除了以上症状,还可通过B超、彩超等影像学检查,判断肾动脉局部和肾内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来辅助诊断,其确诊率可达84%-98%,对肾动脉闭塞的诊断准确率可达100%。而肾动脉造影则是确诊肾动脉是否狭窄的“金指标”,它能准确显示肾动脉狭窄部位、范围、程度及侧支循环形成情况。需要注意的是,为减少造影剂肾病发生率,对肾功能不全患者宜选用非离子化造影剂并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

    长沙市中心医院儿科主治医师

    危松青,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