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药专业 > 中草药汇编 > 中药大典 > 根类 > 羊蹄
编号:47002
清热凉血 羊蹄草
http://www.100md.com 2015年2月12日 大众卫生报 2015.02.12
     羊蹄草又名紫背草、野芥兰,为菊科植物一点红的全草,性凉,味苦,有清热解毒、散瘀消肿、凉血的功效,用于治疗咽喉疼痛、口腔溃疡、风热咳嗽、泄泻、痢疾、小便淋痛、乳痈、疖肿疮疡等症。现代常用它来治疗肺炎、睾丸炎、中耳炎、蜂窝组织炎、急性扁桃体炎及泌尿系感染等症。

    羊蹄草可煎汤内服,常用量为15-30克,鲜品可用到30-60克;外用可煎水洗或鲜品捣敷,常用验方如下。(1)治赤白痢疾、便血:羊蹄草30克,与60克精瘦猪肉同煎,食肉喝汤。(2)治肠炎、腹泻:羊蹄草、番桃叶各20克,加水煎成250毫升药液,分2次服。(3)治水肿:鲜羊蹄草、灯心草各60克,水煎饭前服,每日2次。注意:孕妇慎用。(4)治妇人乳痈初起:鲜羊蹄草一把,加红糖共捣烂,稍加热后敷于患处。(5)治聤耳:取适量鲜羊蹄草,洗净,用开水浸润后,捣取自然汁。使用时,先洗净患耳,再将药汁滴入耳中,每次2-3滴,每日2-3次,有排脓、消肿、止痛之效。(6)治皮肤痛痒,甚则溃烂:取鲜羊蹄草适量,捣烂敷于患处,早晚各换药1次。(完)

    天津副主任中药师 韩德承,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