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大众卫生报》 > 2015.04.23
编号:48096
“中医养生保健素养”系列解读(20)
http://www.100md.com 2015年4月23日 大众卫生报 2015.04.23
     【原文】体质养生:根据不同体质的特征制定适合自己的日常养生方法,常见的体质类型有平和型、阳虚型、阴虚型、气虚型、痰湿型、湿热型、血瘀型、气郁型、特禀型九种。

    【解读】一、平和型:体形匀称健壮,面色红润,精力充沛,饮食正常,睡眠好,二便通畅;头发稠密有光泽,目光有神,唇色红润,舌淡红,苔薄白,脉和缓有力;性格随和开朗,对社会和自然环境适应能力较强,此为典型的平和型体质。

    此种体质者最为健康,不易得病,男性多于女性,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此种体质者越来越少。平和型体质者日常养生应采取中庸之道,吃得不要过饱,也不能过饥,不吃冷,也不吃得过热;多吃五谷杂粮、蔬菜瓜果,少食过于油腻及辛辣之物;运动方式多样。

    二、气虚型:说话没劲,甚至不愿说话,精神不振,呼吸短促,疲乏无力,容易出虚汗,面色白光白,舌淡红,舌边有齿痕,脉弱。此种体质者往往性格内向,情绪不够稳定,比较胆儿小,做事不爱冒险。

    气虚型体质者容易患感冒、内脏下垂等疾病,且病后康复缓慢,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差,易受风、寒、暑、湿等邪气侵袭。此种体型者多分布在西部、东部地区,可能与西部高海拔、低气压,以及东北冬季长、春秋气温比较低有关,此外,没有工作和长期从事体力劳动的人也容易气虚。

    气虚者饮食宜清淡,可多吃些具有益气健脾作用的药物或食物,如人参、黄芪、黄豆、白扁豆、鸡肉、泥鳅、香菇、大枣、桂圆、蜂蜜等。运动应以散步、打太极等柔缓的运动为主,不宜做大负荷消耗体力的运动和出大汗的运动。

    安徽省中医院主任医师 周大勇

    (陈小飞 整理),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