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大众卫生报》 > 2015.11.12
编号:51929
如何正确煎煮 和服用中药(上)
http://www.100md.com 2015年11月12日 大众卫生报 2015.11.12
     和服用中药(上)

    中药的疗效不仅取决于是否对症,还取决于煎煮和服用方法是否正确。让我们先来看看煎煮过程需要注意些什么。

    首先,用来煎煮中药的器皿应以砂锅、瓦罐为好,搪瓷罐次之,忌用铜锅或铁锅,因铜锅或铁锅易与中药发生化学变化,轻则降低疗效,重则会产生不良反应。

    其次,煎药所用的水以自来水、井水、蒸馏水等为好,但要求水质洁净、新鲜。煎煮前最好先将药材浸泡30-60分钟,水量以高出药面3-5厘米为宜。一般中药可煎煮两次,第二煎的加水量应为第一煎水量的1/3-1/2,再将两次煎液混合后分两次服用。

    第三,要注意药物的煎煮火候和时间,这是根据药物功效而定。如解表药、清热药宜大火煎煮,时间宜短,煮沸后3-5分钟即可;补益药需小火慢煎,时间宜长,煮沸后再续煎30-60分钟。

    最后,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煎煮时应注意药物是否需要先煎、后下、另煎、包煎或烊化等特殊处理。一般来讲,质地坚硬的矿物、贝壳类药材和一些毒性较大的药物都需要“先煎”,前者如赭石、生牡蛎、龙骨、水牛角、磁石、瓦楞子、龟板、鳖甲等,后者如附子、乌头等,应较其他药物先煎15-30分钟,水牛角要先煎3小时;“后下”是指一些含挥发性成分的药材,如薄荷、藿香、木香、青篙、紫苏叶、沉香、砂仁、钩藤等,应在其他药物煎煮完成前5-10分钟下锅,因为煎煮过久,它们的有效成分容易挥发而降低疗效;“另煎”是指一些贵重中药,如西洋参,为避免造成药材浪费,可另煎取汁,再兑入煎好的药液中同服;“烊化”指阿胶、鹿角胶等胶类及粘性大的药物,煎煮时容易粘锅、烧糊,可用水或黄酒将此类药加热烊化后,再兑入煎好的药液中冲服。

    长沙市中医医院药剂科

    主任药师 邓曼静,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