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消化内科 > 胃疾病 > 胃病综合
编号:54684
调治胃病 分清寒热
http://www.100md.com 2016年3月31日 大众卫生报 2016.03.31
     48岁的张先生因平时应酬较多,长期饮食不规律,经常胃胀、胃痛,每次胃镜检查都显示为“慢性浅表性胃炎”。最近两年,张先生病情越发加重,经常口干口苦、大便干结,胃口也越来越差。医生检查后告诉他,这是属于慢性胃炎寒热错杂证。

    “慢性胃炎”在中医属于脾胃病范畴,大多是由于饮食无节制、饥饱无常、过食辛辣、过量饮酒、情志不畅等伤及脾胃引起。正如《脾胃论·饮食劳倦所伤始为热中论》所言:“若饮食不节,寒温不适,则脾胃乃伤”,导致脾失健运、胃失和降、肝失疏泄、大肠传导失司;病及太阴与阳明,阳明易从热化,太阴易从寒化,故多出现寒热错杂之证,病情缠绵难愈。

    “脾寒胃热”可表现为胃痛胃胀,喜揉喜按,乏力畏冷,大便干结,舌淡红苔黄腻,边有齿痕等;“胃热肠寒”可表现为便溏,甚则泄泻,口舌生疮,口干不欲饮水,嗳腐吞酸等。寒热错杂之证还有寒多热少、热多寒少、寒热各半之别,所以临床需仔细辨别,遣方用药注重寒热平调之法,并根据寒热的不同性质和程度随症加减。

    对于慢性胃炎患者而言,要特别注意饮食调养,多食新鲜、清淡而富含营养的食物,少吃粗糙、不宜消化,以及过于辛辣的食物,戒烟酒,不吃过甜、过咸、过冷、过热、过酸以及浓茶、咖啡、碳酸饮料等。偏寒者尽量不吃生冷、寒凉的食物,如绿豆、冷饮、螃蟹等,日常可多用胡椒、生姜,薏米茯苓粥、羊肉当归汤都是很好的膳食;偏热者要远离煎炸、辛辣、肥甘厚味的等食物,日常饮食以清淡凉润为主,如苦瓜、藕、荸荠、银耳等。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主任医师 黄政德(赵鸿 整理),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