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大众卫生报》 > 2017.03.21
编号:61787
甘愿被啃老 背后有故事
http://www.100md.com 2017年3月21日 大众卫生报 2017.03.21
     背后有故事

    尽管儿子小强已经35岁,并成家立业、结婚生子了,可似乎仍未脱离父母的“怀抱”。小强上班时间,父亲和母亲包办了家里所有的家务活。就是周末,也是由父亲外出买好他最爱吃的早点带回家。祖孙三代生活在一起,共享天伦之乐,虽然辛苦,但小强的父母却觉得很快乐。“家里只有这一个孩子,现在孩子工作忙、压力大,自己退下来了,不就正好发挥余热,给孩子帮帮忙,辛苦大半辈子,不就是图个孩子生活顺利吗?”小强的父母这样对旁人解释到。

    其实,像小强的父母这样,心甘情愿地被子女啃老的,还真不少,尤其是城市家庭里的独生子女们。这样充当“全能保姆”的父母们,大多经济条件不错,有一份固定的收入,养老、健康没有太大的隐患,所以,他们退下来后,全身心地又投入到“被啃老”的第二职业中去,并藉此找到价值感。

    在他们的眼中,无论子女长到什么年龄,孩子都永远是孩子。随着孩子逐渐长大、离家,成家立业,家长们无一例外要适应变化中的与子女之间的关系。一个曾经那么被需要过的父母,当然还希望孩子一如既往地需要自己,避免这种被抛弃的失落感。尤其是退休后,从工作岗位回归到家庭这个小空间内,伴随着自己的日渐衰老,心理状态本身就容易出现失落、凄凉,曾经的荣誉、地位全部烟消云散,变得无可奈何。因此,孩子以及孩子的孩子就成了自己全部希望的寄托。他们将不遗余力地给孩子所有,唯恐失去儿女,失去自己的希望和未来。

    同时,中国式文化的特色伦理强调共享天伦之乐,父母如果有足够的空闲时间照顾孙儿,可以找到他认为的价值感,但是,在“天伦之乐”与“独立空间”之间找到一个度的平衡更重要。父母们也要培养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多走出去,锻炼锻炼身体,形成自己的交际圈子,用多元化的爱好,拓展自己的生活空间,而不是仅仅把所有的希望和生活目标都寄托在儿女身上。

    湖北省襄阳市

    第一人民医院 杨艳芳,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