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大众卫生报》 > 2017.06.06
编号:63283
宝宝构音障碍 “有话不能说”
http://www.100md.com 2017年6月6日 大众卫生报 2017.06.06
     病例1:小宇出生于 2013年8月,2岁时仍经常以手势表达自己的需求,有时会发出“呜呜”、“巴巴”等声音。对于喜欢的玩具或物品不能等待,经常抢小朋友手里的东西。妈妈发现他不喜欢和小朋友玩,跟人眼神交流也很少,经常发脾气,特别喜欢一个人玩车子,语言发展也比同龄人要弱很多,遂带他到医院就诊。医生诊断其语言发展迟缓,建议进行语言训练。

    病例2:辰辰5岁,一直跟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平常说的都是家乡话。在幼儿园,辰辰讲话发音不清楚,小朋友们听不懂他说的话,都不喜欢跟他玩。老师也发现他说话不清楚,别人听不懂,建议家长带他看医生。医生诊断辰辰属于构音障碍,建议他进行构音训练。

    湖南省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主任、主任医师黄广文介绍,语言是孩子在学习、社会交往、个性发育中必须具备的一个重要的能力。儿童言语和语言障碍又称交流障碍,在学龄前儿童中是最为常见的发育问题之一。约有7%-10%的儿童其言语和语言的发育水平低于正常儿童的标准,约有3%-6%的儿童存在语言感受或表达障碍,并且影响日后的阅读和书写。
, 百拇医药
    黄广文指出,宝宝出生后,即应生活在丰富的语言环境中,增加与他人交流的机会,从而利用听说机会进行适当的语言刺激,可以促进孩子语言的发育。在1-3岁儿童语言形成的关键时期,家长应该注意根据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恰当有效地使用一系列强化孩子语言能力的方法,使儿童在最初的语言能力形成上获得满意的发展。3岁以后,儿童的语言能力自然地过渡到以话语篇章为重点的阶段,这一时期可以让儿童大量地听童话、复述童话故事、续编故事、创造性地讲述一些故事等。

    导致儿童语言发育迟缓的主要原因有很多,如听力问题、智力发育迟滞、自闭症、脑瘫、以及环境因素等。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对存在言语和语言障碍的儿童来说尤为重要,一旦家长发现孩子有口齿不清、不能清楚表达等语言方面的症状,就应该及时带孩子前往医院进行咨询。黄广文强调,5岁以下是儿童言语和语言障碍临床矫治的最佳年龄,家长在宝宝成长期间应定期带宝宝进行听力筛查和发育监测,这样可以及早识别语言发育异常,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即进行干预。

, 百拇医药     周文奕

    ●相关链接

    不同年龄段语言发育异常示警信号

    12月龄内 2个月对熟悉的声音和脸无微笑;3个月对他人无微笑;4个月不能试图模仿声音;8个月无呀呀学语;8个月不会“躲猫猫”游戏或对此无兴趣;12个月不能说一个字的词;12个月无任何手势,如挥手“再见”或摇头;12个月不能指点任何物品或图片。

    1-2岁 18个月不能使用15个单词;18个月用手势代替说话表示需求;18个月不愿意模仿声音或有限地运用辅音和元音;2岁不能模仿说单词或动作;2岁不能听从简单的指令。

    2-3岁 3岁不能将单词组成短句或句子;3岁不能自发与人进行交流;3岁不能正确发“b、p、m、d、t、n、l、g、k、h”。与人进行交流时常常表现受挫。局限于玩某些玩具或反复玩某些玩具;词汇有限,不能与他人交往和游戏;不能理解或回答简单的问题。

    4岁 外人(非家庭成员)不懂其说的话;不能复述简单的故事或不能清楚地回忆最近发生的事件;句子发音错误多或替代或遗漏一些音。

    如果宝宝存在以上几种情况,请家长及早带宝宝前往医院就医。,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