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药专业 > 中药鉴别
编号:63447
如何鉴别药物热
http://www.100md.com 2017年6月13日 大众卫生报 2017.06.13
     壮壮今年6岁,两个周前感冒后,妈妈就带他去输液,用了一些广谱抗生素。但他感冒却老不好,一直发烧、出皮疹。后来医生发现,他的发烧症状可能是药物引起的,停药后不久,烧就退了。

    药物热是由药物直接或间接作用引起的发热称为药源性发热,是药物不良反应之一。相关的文献报道中,几乎所有类型的抗生素都有较高的药物热发生率,以青霉素、阿莫西林等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较为常见。此外,常用的抗过敏药(如扑尔敏、苯海拉明、氯雷他定等)、解热镇痛药(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抗结核药(如利福平、异烟肼等)、酶类及生物制剂(如人血白蛋白)都可能引起药物热。

    药物热和普通发热的特点有所不同,判断是疾病发热还是药物热,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用药史 是否是药物热,必须从其用药史考虑,检查患者是不是使用过可引起药物热的药物。在有用药史的前提下再考虑其他条件,进行综合判断。

    症状 一般由药物引起的发热不是单一的症状,常常有其他伴随症状,如外周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高、皮疹、淋巴结肿大、黄疸、胃肠道症状等,类似过敏反应表现。但也有个别情况是仅有发热存在。

    体温 药物热的体温变化是有特点的。对于由感染或其他疾病引起的发热,一般停止药物治疗后,体温会上升;而对于药物热,通常停止用药或换用其他药物后,体温会慢慢下降。

    病程 药物热导致的发热,其诊断和临床发热出现的时间密切相关。一般分为两种情况:如果以前使用过可以引起药物热的药物,那么再次使用后,几个小时就可以出现发热症状了;而以前没有使用过相同药物的情况时,发热一般都在用药后第7-10天才出现。

    一旦怀疑出现药物热,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停用可疑药物,不能自行处理。确定引起发热的药物后,应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治疗方案。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副教授 祝建材,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