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药专业 > 中草药汇编 > 中药大典 > 果实类 > 豆蔻
编号:64439
娉娉嬝嬝十三馀 豆蔻梢头二月初
http://www.100md.com 2017年7月27日 大众卫生报 2017.07.27
     赠别·杜牧

    娉娉嬝嬝十三馀,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古代对年轻女子年龄的别称是很美的:女子12岁叫金钗之年,13岁豆蔻年华,15岁及笄之年,16岁碧玉年华,20岁桃李年华,24岁花信年华,出嫁女子梅之年。因此,豆蔻不仅是一种花,在古时还特指女孩的十三四岁的年龄段。

    杜牧《赠别》一诗中有云:“娉娉嬝嬝十三馀,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那十三四岁的少女,娉娉婷婷,柔桡嬛嬛,自春风中徐徐行来,如二月初来枝头上娇嫩轻盈的豆蔻花。“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一句,字字惊艳,句句流芳,诗中“豆蔻梢头”一词还衍生出了“豆蔻年华”,一并觉得“早春二月”也轻灵婉妙极了。

    豆蔻不仅常出现在诗人的诗句里,也是一味不可多得的中药。豆蔻的别名非常多,有白豆蔻、草果、圆豆蔻、原豆蔻、扣米、紫蔻等,是姜科草本植物,《唐本草》中记载:“豆蔻,苗似山姜,花黄白,苗根及子亦似杜若。”中医认为,豆蔻有化湿消痞、行气温中、开胃消食等功效,可用于湿浊中阻、不思饮食、湿温初起、胸闷不饥、寒湿呕逆、胸腹胀痛、食积不消等症。

    豆蔻的花很美,含而不露。《南方草木状》中曾记载:“豆蔻花,其苗如芦,其叶似姜。其花作穗,嫩叶卷之而生。花微红,穗头深色,叶渐舒,花渐出。旧说:此花食之,破气消痰,进酒增倍。”豆蔻产于南方,其花成穗时,嫩叶卷之而生,穗头深红,叶渐展开,花渐放出,颜色稍淡。南方人摘其含苞待放者,美其名曰“含胎花”。杜牧用二月初的豆蔻花比喻“十三余”的小姑娘,初初长成,天然纯净,正如豆蔻花在枝头随风袅娜,非常可爱。

    此外,豆蔻还常出现在调味料里,叫草果,在火锅锅底或卤肉的时候,放几颗草果,味道很香。如今已很少有人认识豆蔻,它的名字只是出现在中药里,或调味料里,鲜少有人知道它年轻时的风姿绰约、风华绝代。

    湖南中医药大学 张觅,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