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大众卫生报》 > 2017.09.19
编号:65645
产后动起来防静脉栓塞
http://www.100md.com 2017年9月19日 大众卫生报 2017.09.19
     “坐月子”是中国产妇的传统习俗,和大多数产妇一样,周女士刚生完孩子就开始了“坐月子”,接连十天左右,周女士除了上厕所,吃饭、喂奶、洗漱等都在床上进行。前两天,周女士准备起床,刚站起时突然倒地,意识丧失,送医院抢救最终因心肺衰竭而死亡。经检查,她患的是急性肺栓塞,一种静脉栓塞性疾病,死亡率很高。

    孕产妇血液处于高凝状态

    所谓静脉栓塞,是指血液在静脉内不正常凝结,形成血栓,导致静脉管腔部分或完全阻塞。血栓有可能会脱落,一旦脱落的血栓随血液进入肺动脉,就会引起肺栓塞,导致呼吸、循环功能障碍,严重的可致死。

    与一般人相比,孕产妇更容易发生静脉栓塞。一方面,在妊娠过程中及分娩后的一段时间,孕产妇的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变化,主要是为了防止出血等问题的发生,但同时也增加了血栓形成和发生栓塞的风险;另一方面,在剖宫产手术的过程中,盆腔会遭受一定的损伤,也可能形成一些血栓。

    高危人群做血管彩超检查

    如果孕产妇存在以下问题,则属于发生静脉栓塞的高危人群,更要提高警惕:年龄大于35岁,怀孕次数超过3次,有家族静脉栓塞史,吸烟,多胎妊娠,肥胖,患有下肢静脉曲张,妊娠期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等。

    这些孕产妇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穿压力袜,并且最好做一个血管彩超检查,看有没有静脉血栓形成,以及时采取抗凝、清除血栓等治疗措施,防血栓脱落引发肺栓塞。

    对于孕产妇来说,产褥期特别是产后第一周是发生静脉栓塞风险最高的时期,如果出现肢体肿胀、疼痛、皮肤颜色或温度发生变化、呼吸困难等,一定要及时就医,以排除静脉栓塞的可能。

    产后合理运动防静脉血栓

    静脉栓塞特别是肺栓塞很凶险,孕产妇怎样才能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呢?答案就是动起来。孕产妇的血液本来就处于生理性高凝状态,如果再减少活动,很容易导致身体内的血液循环变缓慢,血液就更容易在静脉内凝聚,形成血栓。

    只要孕妇不存在严重的妊娠期合并症、前置胎盘、先兆早产等问题,就建议孕期适当活动和运动,比如散步、做孕妇体操、游泳等,以不感觉身体疲劳为宜。

    不管是顺产还是剖宫产,产后要尽快下床活动。一般来说,顺产的女性产后6~12个小时应尽量下床活动,剖宫产女性产后第二天也可下床活动。坐月子期间不能长时间躺着或坐着,要适当多起床活动。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主任医师 崔世红,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