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大众卫生报》 > 2018.08.14
编号:71856
神奇的“橡皮筋” ■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
http://www.100md.com 2018年8月14日 大众卫生报 2018.08.14
     ■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

    48岁的张先生是一名有着20年驾龄的货车司机,由于长期久坐、喜食辛辣、生活不规律,10年前便患上了肛瘘,曾先后多次在当地医院行保守或手术治疗。由于术后外口久久不能愈合,反复流脓血水,严重影响了张先生的工作与生活,不得不在家休养,为此十分苦恼。为求进一步诊治,张先生两个月前在朋友的介绍下来到了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肛肠科。

    经过询问张先生的病情,并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专科检查及肛周MRI等检查,确诊张先生所患疾病为高位复杂性肛瘘,建议他住院手术治疗。由于之前多次痛苦的手术经历让张先生产生了畏惧心理,但在细心为其讲解该病的发病特点及一些特色疗法后,张先生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住进了该科。入院后,进行了长达一个半小时的“高位复杂性肛瘘开窗挂线置管引流术”,病灶得以全部切除,肛周还挂了不少“橡皮筋”。术后经过一个半月的精心治疗,折磨张先生长达十年之久的病魔彻底治愈了。

    这些橡皮筋实际上就是该科室治疗肛瘘常用的方法——挂线疗法。挂线疗法是指用药制丝线、医用丝线、橡皮筋等材料,缠扎患病组织,利用“挂线”的紧箍力,阻滞气血、经络,使局部组织坏死,以剖开瘘管或窦道,治疗肛瘘及各种窦道的方法。挂线疗法在《医门补要》《外科大成》《疡科荟萃》等书籍中均有记载,最早见于明代的《古今医统大全》,该书详细阐述了肛瘘的症状、治法、方药,阐述了高位肛瘘瘘管直接切开可造成肛门缺损的后遗症,并提出了采用挂线疗法来解决高位肛瘘治疗效果不佳的问题。经过后世医家不断发展,日益完善,在清代、民国时期已经得到广泛的临床应用,在近代医家的不断总结与改进下,已经成为治疗肛瘘的成熟疗法。

    在不断的临床工作中发现,通过橡皮筋虚、实挂线,配合低位开窗引流,高位置管冲洗等分阶段、多疗法综合治疗,在高位复杂性肛瘘的治疗效果、预防术后并发症等方面都有十分满意的效果。

    肛肠科主任医师 王爱华,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