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预防保健 > 生活方式 > 饮酒
编号:74707
警惕13个健康风险 春节聚餐饮酒勿过量
http://www.100md.com 2019年1月24日 大众卫生报 2019.01.24
     春节聚餐饮酒勿过量

    英国《柳叶刀》2018年8月发表文章,公布了195个国家1990~2016年的饮酒数据,以及因饮酒产生的医疗卫生负担等问题,其中,我国因饮酒导致的男女死亡数量上双双位居第一,饮酒死亡人数超70万之多。临近年底,亲朋聚会几乎都少不了酒,使得急性酒精中毒成了各大医院常见的急症之一,严重的甚至会引发猝死。在此提醒大家,如果节假日期间不得不喝酒,请务必适量饮酒,且要避开以下可能出现的13个险情。

    1、误吸

    误吸是醉酒患者发生意外死亡的主要原因。聚会上,饮酒者胃内往往存有大量食物,而醉酒呕吐时,胃内容物很容易误吸入气道,导致患者窒息或诱发吸入性肺炎。同时也可刺激气管,通过迷走神经反射,造成反射性心脏停搏。因此,醉酒者一定不能仰卧,且要将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进入气管。

    2、双硫仑样反应
, http://www.100md.com
    酒桌上,有些人会说自己正在吃药不能饮酒,那可千万不要再劝酒了,这类人喝了酒可能会出现双硫仑样反应。

    酒精的主要成分为乙醇,乙醇在体内初步代谢,会转化为乙醛。而一些抗生素中的某些成分可抑制乙醛脱氢酶活性,使乙醛无法降解,继而蓄积在体内,造成乙醛中毒现象——双硫仑样反应。患者会出现面部潮红、头痛、眩晕、腹痛、恶心、呕吐、心率加速、血压降低及嗜睡幻觉等症状,严重者会发展至呼吸抑制、心肌梗死、急性心衰、惊厥及死亡。

    可引起双硫仑样反应的药物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头孢菌素类药物,如头孢哌酮、头孢拉定、头孢克洛等,其中以头孢哌酮最为敏感。有研究发现,患者在服用头孢哌酮期间以及停药后的5天内饮酒,皆可出现双硫仑样反应。第二类是硝咪唑类,如甲硝唑、替硝唑、奥硝唑、塞克硝唑。第三类是其他抗菌药,如呋喃唑酮、氯霉素、酮康唑、灰黄霉素。

    3、低体温
, 百拇医药
    由于酒精可造成血管扩张、散热增加,且判断力下降或迟缓,导致醉酒者在寒冷环境中更易出现低体温,使机体出现高凝血症、高血糖症和心律失常,严重者可造成猝死。

    因此,在处理急性酒精中毒时,保温是必要措施之一。需要提醒的是,如果患者出现低体温,应该把体温缓慢地提高到正常水平(每小时提高≤0.6℃),而不能试图将其迅速复温,因迅速复温可能引起不可逆的低血压。

    4、低血糖

    饮酒后低血糖的发生机制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餐后酒精性低血糖,多见于饮酒后3小时;另一种是空腹酒精性低血糖,多见于大量饮酒后不吃食物,体内的肝糖原耗竭后。这类患者兴奋症状往往不明显,而是直接进入抑制状态。

    5、心脏急症

    饮酒会诱发体表血管扩张,血液从内脏转移到体表,使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缺血,且饮酒时,心率、血压升高,从而增加心肌耗氧量,加重心肌缺血,诱发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等心脏急症。因此,酒精中毒者一定要配合医生需求进行心电图检测,尤其是老年人和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变的患者。
, 百拇医药
    6、颅内出血

    据统计,我国每年有11万人死于乙醇中毒引起的脑出血,占总死亡人数的1.3%。饮酒后交感神经兴奋,会导致血管收缩,血压骤然升高,尤其是本就患有高血压者,血压会进一步升高,致使血管壁破裂,引发脑出血,主要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昏迷等症状,此时千万不要以为是醉酒而延误治疗。

    7、肺动脉栓塞

    饮酒后的肺动脉栓塞常在体位变换(下蹲、站起、如厕等)后出现,若患者饮酒后突然出现胸闷、呼吸困难、血压下降及晕厥,应高度警惕肺栓塞。

    8、乙醇性酮症酸中毒

    饮酒后糖原异生受抑制,酮体生成加速,可导致酮症,主要表现为腹痛、头晕、心悸、气促等,部分患者还可出现呕吐咖啡样物、黑便、发热、黄疸、腹泻或严重意识障碍。由于这些症状不会在饮酒后迅速出现,因此常被忽视。
, 百拇医药
    9、甲醇中毒

    甲醇是略有乙醇味的液体,是工业酒精的主要成分之一。造成甲醇中毒的原因多是因为饮用了含有甲醇的工业酒精或用其勾兑成的“散装白酒”,摄入甲醇5~10毫升就可引起中毒,30毫升可致死。

    甲醇对人体的毒性作用主要是由甲醇本身及其代谢产物甲醛和甲酸引起的,主要是以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眼部损伤及代谢性酸中毒为主,一般于口服后8~36小时发病,患者可表现为头痛、头晕、乏力、步态不稳、嗜睡等,重者有意识朦胧、谵妄、癫痫样抽搐、昏迷,甚至死亡。

    10、高钾血症、低钾、低钙血症

    长期饮酒会导致肝功能受损,使其正常代谢受阻,体内积蓄的大量乳酸、酮体引起代谢性酸中毒、降低细胞内酶活性,使细胞摄取钾的能力减弱,形成高钾血症,同时还可能伴有低钾血症或低钙血症。患者主要表现为肢体无力、抬头困难,一般可在补钾或补钙后数天或2周内恢复正常。
, 百拇医药
    11、膀胱破裂

    饮酒后会使尿意感觉迟钝、膀胱逼尿肌松弛、尿道括约肌收缩,加重尿潴留。而饮酒又会加快血液循环,使肾脏有效血流灌注增多,膀胱内尿量短时间内快速增加,导致膀胱过度充盈、膨胀,导致壁变薄,加重尿潴留。此时,若患者呕吐、体位变动、排尿用力过急、跌倒撞击腹部,均会导致膀胱内压骤升,发生膀胱破裂。而膀胱破裂后又会因大量尿液及膀胱壁出血进入腹腔,刺激腹膜渗出,腹膜刺激征明显,同时常合并出血性休克。

    12、急性胰腺炎

    美国每年大约有1/2~2/3的急性胰腺炎与酒精中毒有关,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导致发病:(1)引起高甘油三酯血症,导致十二指肠内压升高,十二指肠液反流入胰管;(2)Oddi氏括约肌(胆总管、胰管末端括约肌)痉挛、水肿等,导致胰管内压升高;(3)刺激胃窦部G细胞(一种分泌细胞)分泌胃泌素,激发胰腺分泌量增加;(4)从胃吸收,刺激胃壁细胞分泌盐酸,继而引起十二指肠内胰泌素和促胰酶素分泌,最终导致胰腺分泌亢进等。

    13、酒精中毒性肌病等

    患者多为急性发病,主要表现为几十秒到几小时不等的肌肉疼痛、肿胀、痉挛;有些患者会以肌无力为首发症状,随后感觉肌肉肿胀、紧缩,体位变动或受压时产生剧痛。

    此外,有些患者还会出现尿液呈暗褐色的情况,轻者1~2周即可恢复,重者可导致急性肾功不全和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问题。对于这类急性酒精中毒者,应定时翻身(意识不清者至少每2小时1次),避免肢体受压。

    解放军总医院急诊科

    主任医师 孟庆义,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