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大众卫生报》 > 2019.07.11
编号:76969
运动不当易引发足底筋膜炎
http://www.100md.com 2019年7月11日 大众卫生报 2019.07.11
     52岁的张先生近些年来一直坚持锻炼,爬山、打球、散步,每年的体检结果都不错。但半个月前,他早晨起床刚下地时,脚跟感到一阵刺痛;走一段时间后,疼痛可以减轻,但一旦走久了,疼痛又加重了。用手去按压脚跟,或做翘脚趾的动作时,脚跟底部会痛。张先生去医院做了检查,诊断为足底筋膜炎。

    什么是足底筋膜炎

    足底筋膜炎为足部常见疾病,是一种足底筋膜或肌腱的无菌性炎症。患者经常出现晨起后下床足跟部疼痛明显的症状,有时疼痛也可放射到足掌前面,主要原因是由于足部超负荷压力的长期作用,造成足底筋膜的急性或慢性损伤。

    其中,急性的损伤,比如说跑步、剧烈运动,力量太大抻伤了。慢性的劳损,即反复一点点的微创造成的,比如说走路太多,运动量较大、体重比较大等一些因素,使跖腱膜反复牵拉造成的炎症。

    跖腱膜损伤的部位,决定了疼痛的部位。大多数的跖腱膜损伤都比较靠后(靠足底脚后跟这个地方),但是一定位于足底的,不会位于足底上方、足背等部位。典型的表现就是踩地的时候比较疼,像被一根绳子牵拉着,一端很难受这种感觉。走一段时间,慢慢适应了疼痛就能减轻一些。
, http://www.100md.com
    四大好发人群

    临床上统计发现,跖腱膜损伤一般好发于以下人群。

    1. 中老年人 中老年人的软组织相对年轻人没有那么柔韧,容易受伤。

    2. 体重较大,平时运动少的人群 这类人突然间运动,运动量太大,比如喜欢每天走1万步甚至2万步,过量运动就比较容易受伤。

    3. 经常穿高跟鞋或者硬底鞋的人 这类人群相对来说容易受伤,这是一种牵拉式的损伤。

    4. 患痛风、尿酸高的人 尿酸结晶会沉积在活动过多的地方,或者是受了伤的地方,跖腱膜是其中的部位之一,从而导致足底筋膜炎。

    足底筋膜炎的治疗

    在临床上,大多数患了足底筋膜炎的人实际上疼痛症状并不重,并不太需要特殊的止痛治疗,患者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缓解。
, 百拇医药
    1. 查找疼痛诱发因素,去除危险因数,如剧烈、长时间、高强度的运动。尽可能避免。

    2. 穿软底鞋,注意鞋跟高度。当然,并不是鞋底越平越健康,鞋跟厚度以1~3厘米最为合适,穿着平底鞋反而会令筋膜拉长,使足底筋膜恶化。

    3. 注意休息。比如说活动量少一点,不要太猛,以休息为主。症状严重者应避免连续步行或站立半小时以上,如果不得已的话,最好每半个小时坐下休息一会儿。

    4. 肥胖者减轻体重,可减少对足底的压迫。同时要选择合适的运动,避免跑步、快走。特别提醒,健身房中使用率最高的跑步机不适合足底筋膜炎患者。

    5. 早期建议做冰敷,冰敷到不疼为止。热敷有时候会引起组织炎症,反而影响恢复时间,所以建议大家早期进行冰敷。

    6. 局部治疗非常重要,如理疗、推拿按摩以及冲击波等物理治疗,中药外敷或者中药足浴治疗。矫形鞋垫或足部矫治器是物理治疗的首选。使用带有足弓支撑的鞋垫可在下肢负重时有效降低足底筋膜所受的拉力,减少反复牵拉对足底筋膜的伤害,起到均匀分散足底压力的作用。

    7. 口服一些消炎止痛药。该病恢复的时间较长,消炎止痛药有助减轻疼痛,大多数经过保守治疗都是能治好的,大家不用特别担心。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骨伤科副主任医师 邝涛,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