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大众卫生报》 > 2019.08.27
编号:77661
那是因为你还没有掌握这些技能 月子里的娃儿难伺候?
http://www.100md.com 2019年8月27日 大众卫生报 2019.08.27
     月子里的娃儿难伺候?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面对一个新生命的到来,作为新手妈妈在喜悦之余,其实更多的还是担心。不少新妈妈直呼“月子里的娃儿太难伺候了!”其实,那是因为你还没有掌握下面这些基本技能。

    1. 如何区分生理性哭闹和病理性哭闹?

    如果宝宝的哭声有力、婉转,大多是生理性哭闹,无外乎是饿了、尿了、热了、冷了等等,或者是宝宝情感饥饿,需要有人抱。这种情况下,首先要做的是打开尿不湿,看看宝宝是不是拉了大便不舒服;其次,算算宝宝多久没吃奶了,是不是饿了,再看看房间的温度是否适宜,宝宝的体温是否正常。新生宝宝适宜的室温一般在22℃~24℃之间,腋下温度在36℃~37℃,以四肢暖和,但背部又不出汗为最好。如果是情感饥饿需要关爱,只需将宝宝从床上抱起来轻轻地摇一摇,一般就会停止哭闹。

    如果宝宝的哭声弱、单调,且在喂奶、更换尿布湿、抱起来哄哄都没有用时,则有可能是病理性哭闹,应趁早去医院看医生,以免病情被延误。

    2. 如何区别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

    生理性黄疸一般是在宝宝生后48小时才会出现并逐渐加深,4~6天达高峰,7~10天消退,早产儿会延至2~3周,且发生黄疸时并不影响宝宝的吃奶、睡眠及体重的增长。

    如果宝宝黄疸出现的时间在出生后48小时之内,且黄疸的程度较深(黄至手心、脚心)或黄疸的持续时间长(足月儿超过2个星期,早产儿超过3个星期),且发生黄疸时伴有精神差、哭声低、奶量少或有发热现象,都可能是病理性黄疸,应趁早去医院治疗。

    3. 宝宝吐奶如何处理?

    新生宝宝的胃容量小,且呈水平位,很容易发生吐奶。如果吐奶量较小,只需擦干净即可;如果吐奶量较大,应立即将宝宝的脸偏向一侧,以免奶流入咽喉或气管,如果这时宝宝脸色改变,则有可能是奶汁堵在咽喉部,可迅速将干净的小毛巾卷在手指上伸入咽喉处,将吐溢出的奶水、食物清理出来。如果发现宝宝憋气不能呼吸或脸色变青紫时,说明呕吐物已进入气管,必须马上让宝宝俯卧在大人膝上,头朝下,抬高屁股,用力拍打其背部4~5次,使宝宝能咳出、哭出来为止,并尽快送往就近医院进一步诊治。

    为防止吐奶,预防工作必须做到位。每次吃完奶后应将宝宝竖直趴在大人肩膀上拍背15分钟或直至听到打嗝为止;刚吃完的宝宝,睡觉时一定要抬高上半身并将头偏向右侧,防止万一发生吐奶时奶汁呛入气管。

    4. 新生儿囟门如何护理?

    新生儿的前囟一般要1岁至1岁半才会愈合,在此期间要注意保护好。平常不要让家中尖锐或其他坚硬物品弄伤宝宝的头部;不要给宝宝使用材质太硬的枕头,如绿豆枕、砂枕等;戴一顶合适的帽子,也可以有效保护囟门。

    除上述保护措施外,囟门的清洁工作也不可少,可在洗澡时进行,宜选用宝宝专用洗发液,而不要用强碱性肥皂,以免刺激头皮;如果囟门处有污垢不易洗掉,可以先把炒菜用的麻油蒸熟后,涂抹在污垢初润湿浸透2~3小时,待这些污垢变软后再用无菌棉球按照头发的生长方向擦掉。

    肖艾青,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