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大众卫生报》 > 2019.10.29
编号:78449
人老多疑 巧妙应对
http://www.100md.com 2019年10月29日 大众卫生报 2019.10.29
     年过花甲的刘老太,年轻时就比较多疑,脾气也不好,更年期后更是严重,因儿媳娘家条件不好,总怀疑她往家里偷东西,更经常因此大发脾气,闹得家庭氛围很压抑。

    生活中不乏这样的多疑老人:对家中很多事情都不放心,常常疑东疑西,往往儿女们解释了半天,却依然倔强地坚持相信自己的疑虑;看到邻居、同事在背地里说话,就怀疑在说自己的坏话;有时别人态度显得冷淡一点,就觉得人家对自己有了看法…… 多疑无疑是老年人快乐生活的“绊脚石”,家人应尽量帮老人搬走这块脚下的石头。

    对待多疑老人更要开诚布公 老年人的许多猜疑和多心,其实是平时缺少与他人的思想交流,人为设置心理障碍的结果。如果把猜疑心锁在心里,只会加深矛盾,影响和谐。当老人猜疑或多心时,不妨先做个耐心的倾听者,先听听他们疑心什么、为什么生疑,看看他们烦恼的到底是什么,多疑有没有依据。对待多疑老人,做事更应开诚布公,把老人想了解的事告诉他,把他们疑心的地方弄清楚,千万不可对他疑心的事视而不见,更不能遮遮掩掩、含含糊糊。

    消除老人多疑绝不能“硬对硬” 多疑老人还常常伴随着不同程度的顽固,解释多次他们依旧坚持己见。这时,千万不能不耐烦,更不能“硬碰硬”,要避免和他们争论或者起冲突,尽量理解老人因为年龄大而产生的一些多疑情绪。

    适当“转让”沟通机会 子女、亲友的解释、劝说往往都难以消除老人的疑虑,这时,不妨把沟通的机会“让”给老人的同学、朋友,同龄人的支持和理解,也许能让老人多疑的问题更好地化解。另外,让老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只要他想做,千万不要说他不行,但可以暗暗地帮助他;在大事面前,要请老人拿一拿主意,维护他在家庭中的“决策优势”,达到心理满足。多制造一些机会让老人接触外界事物,巧妙转移老人的注意力。当他们生活中有了新内容,新的社会关系,注意力从那些“疑点重重”的事情上发生转移,就不会把“琐事”放在心中。

    对疑心较重的老人,应及早请医生诊断治疗 人们(特别是家属)对待病态的多疑者,不能期望能像对正常人一样以理说服。在和他们谈话时一定要注意态度和蔼、诚恳、坦率。往往是越怕病人生疑则越易惹其生疑。对病人怪诞的言语不要与之争辩,更不要责怪训斥,以免造成对抗情绪。办不到的事情不能随便答应病人,以免日后不能兑现,反而会使病人疑心更重。同时,应密切注意病人的言行举止,防止发生意外。

    郑金美,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