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大众卫生报》 > 2020.02.27
编号:79718
我国历史上的分餐制
http://www.100md.com 2020年2月27日 大众卫生报 2020.02.27
     东西方餐饮,最大的区别就是西方采用“分餐制”,而我们的传统是“合餐制”。其实,在历史上,我国曾把“分餐”作为一种礼数,维护长幼尊卑秩序,有史为证:

    商朝 考古工作者从殷墟出土的大量陶鬲(一种类似于碗的餐具,三足陶罐)碎片中发现,鬲的容量大约只够一人一餐之用,它是用于煮粥的器皿。因此可以推想出那时人们进食是一人一鬲的分餐制。

    周秦 周秦时代,人们铺席于地,上放置桌案,天子五重席,大夫二重席,这反映出当时是分餐制。《史记·孟尝君列传》记载,孟尝君某日请一个新来投奔的侠士吃饭,侍从不小心挡住了烛光,侠士就认为自己吃的那份菜与孟尝君不一样,欲离席而去。显然,那时候的筵席,是一人一份的。

    汉朝 汉朝时期,这种分餐的方式更明确了,皇帝坐在前面的台阶上,皇后坐在一侧,大臣坐在两侧,都是一人一桌。考古发掘出的汉朝壁画,汉墓的画像砖也提供了明确的佐证:那时候人们席地而坐,一人一案。文字记载的《鸿门宴》就更加清晰地为我们描述了分餐的具体情况,在宴会上,项王、项伯坐向东,范增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这5人一人一案。

    隋唐 《韩熙载夜宴图》中所绘韩熙载与其他几个贵族弟子,分坐床上和靠背大椅子上静听琵琶演奏一景。听者前一并摆有不大的高桌,每人面前都有一套餐具和一份馔品,互不混杂,界限分明。

    到了农业商业发展到顶峰的北宋,大量粮食美酒的生产催生了宴饮热闹的心理,所以高大的桌椅取代了唐代低矮的桌凳,成为普通的家具,渐渐开始了合餐制。之后由游牧民族建立的元朝、清朝,加速了合餐制的发展。因为马背上的民族通常没有聚集地,风餐露宿,一人一套餐具确实麻烦且不易携带,习惯十几人围坐一起吃喝,一旦敌人来袭,立即卷铺盖走人,方便游击战术的实施。所以这种吃饭方式,也慢慢融入到汉族里面。

    陈乐俊,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