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药保健 > 食疗药膳 > 食物大全 > 副食品类 > 薏米
编号:80510
薏苡仁 调养治疾 二者皆可
http://www.100md.com 2020年6月2日 大众卫生报 2020.06.02
     伏波饭薏苡,御瘴传神良。

    ——北宋·苏轼《薏苡》

    初游唐安饭薏米,炊成不减雕胡美。大如芡实白如玉,滑欲流匙香满屋。腹腴项脔不入盘,况复餐酪夸甘酸。

    ——南宋·陆游《薏苡》

    薏苡仁又称苡仁、薏米、苡米等,因其营养丰富、药食兼用并可寓治于食,自古至今便被许多文人墨客和养生大家所赞誉,北宋文人苏轼曾以“伏波饭薏苡,御瘴传神良”形容薏苡仁的价值,而清代曹庭栋在《老老恒言》第5卷《粥谱说》中,将薏苡粥位列上品36种之中,可谓“调养治疾,二者兼可”。

    薏苡仁,最早见载于《神农本草经》,谓之“久服轻身益气”,为药食两用之“粮药”,列为上品,具有利水渗湿、健脾止泻、除痹、排脓、解毒散结的功效,临床常用于治疗小便不利、水肿、脚气、脾虚泄泻、湿痹拘挛及肺痈肠痈、扁平疣等疾病。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其还具备降血压、降糖、抗炎、延缓衰老等药理作用。

    薏苡仁常用的炮制方法有麸炒、清炒、土炒及砂炒等。而家庭适用的只有清炒法,即不加辅料,小火炒至表面微黄。苡仁生用长于清利湿热,清炒后则健脾止泻之力增强。

    南宋诗人陆游曾赋诗《薏苡》,盛赞薏苡仁“炊成不减雕胡美。大如芡实白如玉,滑欲流匙香满屋”的况味,他多将苡仁制作为薏米饭,洁白如玉,又清香扑鼻,如“甑香炊薏米,泉洁煮芎苗”(陆游《徂岁》)。薏米粥在古代文献中也多有记载,如唐代《广济方》载:“薏苡仁饭:治冷气。用薏苡仁舂熟,炊为饭食或煮粥亦好,气味欲如麦饭乃佳”。另有,唐《食医心鉴》云:“薏苡仁粥治久风湿痹,补正气,利肠胃,消水肿,除胸中邪气,治筋脉拘挛。薏苡仁为末,同粳米煮粥,日日食之,良”。而现今,不少市民会选购薏仁作为杂粮,放入粥中同煮。具体的做法如下:

    置薏苡仁100克于高压锅内兑水1000毫升,煮20分钟。离火减压,再掺入粳米,即大米50克,同时加开水500毫升,继续煮10~15分钟。这样煮出的粥使之保持了应有的形状与风味,达到烂而不腻、颗粒浓稠的目的。临服可调入白糖适量。此粥长于健脾渗湿,利水消肿。临近盛夏,由于生活习惯的原因,很多人爱喝冰饮,或者长时间吹空调等,非常容易加重人体的湿气。这时我们可选用薏米粥为身体“除除湿”。那什么是湿气呢?中医里讲“湿重如裹”,湿气重一般表现为浑身疲乏无力、明明睡眠充足但仍旧精神不振、大便不成形且黏腻、食欲不佳等等。此类人群常久食用薏苡仁,祛湿效果颇佳。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薏苡仁具有较好的利湿作用,若脾虚无湿,津液不足,常见口干、汗少、便秘者是不适宜服用的。薏苡仁性凉,虚寒体质的人长期食用可能会导致病情加重,应酌情服食。此外,如需长期或大量食用苡仁,应遵循医师或药师的合理指导。

    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

    药剂科 李琴雯 刘会,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