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大众卫生报》 > 2021.07.13
编号:85038
这个“便宜”能捡吗? 临期食品卖出“白菜价”
http://www.100md.com 2021年7月13日 大众卫生报 2021.07.13
     临期食品卖出“白菜价”

    临期食品是指即将到达食品保质期,但仍在保质期内的食品。据阿里数据统计,每年在淘宝上,都有210万人在挑选临期食品,市场规模超百亿,很多超市也都设置了临期食品专柜。这些临期食品都以极大的折扣吸引了众多消费者。那么问题来了,临期食品能不能吃?长期吃会有损健康吗?

    合格产品保质期内

    没有食品安全风险

    原则是:不能因为快到期了就直接扔掉。只要状态、风味正常,就可以吃。对那些保质期特别长的食品来说,只要不拆开包装,过期几天到几周时间,和过期之前几天相比,其品质变化并不大。

    所以,如果真的想拣这种便宜的话,是可以的。只是心里一定要明白,有些食物营养价值很低,比如薯片、酥性饼干、糖果和甜饮料,即便是新出厂的,都不值得多吃。如果因为价钱有优惠而特意购买,大量囤货,尽情贪吃,那恐怕受损的还是自己的健康。
, 百拇医药
    富含油脂的零食

    尽量购买新出厂的

    对于长货架期食品来说,只要储藏条件符合要求,大部分情况下,保质期是富余的。但一些包装不够可靠的长货架期食物,还是尽量购买新出厂的比较好。比如说,一些富含油脂的坚果类零食,如果不是真空/充氮包装,那么随着时间推移,脂肪氧化会越来越严重,可能在保质期限到来之前,过氧化值指标就已经超了,甚至产生了“哈喇味”,这时候酸价可能也已经超标,不适合食用了。

    冷藏产品最好购买新上架的

    对那些需要冷藏、冷冻的食品,临期产品真的不能随便买。因为一旦脱离了冷链,或者冷藏、冷冻温度达不到要求,或者环境温度过高,食品是会“提前过期”的。

    比如说,冷藏的巴氏奶,如果没有一直放在冷藏柜里,在室温下放几个小时,它就会提前过期。夏天这种情况经常能见到,在没有到期之前,产品就分层、发酸、味道不对了。把它煮一下,甚至会发生絮凝。这样的奶就是细菌超标的了,千万不要给幼儿和老人喝,胃肠敏感、抵抗力差的人也不能喝。冷藏的豆腐等豆制品也有类似的问题。
, 百拇医药
    临期食品需及时吃掉

    买了临期食品,只要自己能及时吃掉,并不吃亏。但如果在家里放过期,特别是对保质期只有几天的食品来说,大量买临期食品是有风险的。

    那么,已经买回来过多的临期食品,应当怎么办呢?补救方法是赶紧降温储藏。按化学和生物学的规律,环境温度越低,发生不良化学反应的速度就越慢,微生物繁殖就越慢,实际保质期就越长。一种产品如果在室温下能放 7 天,放在 4℃下保存至少半个月问题不大。

    如果冷冻起来,三个月甚至更久也不会变质。当然,这只是权宜之计,千万不要一直放在冰箱里忘掉,浪费不少电费之后,最后还是吃过期的东西,那就亏大了。

    小心保质期被修改

    超市和农贸市场那些熟食肉类,各种豆制品,一旦过期,就很有可能微生物超标,存在食品安全隐患。有些不良商家为避免经济损失,把标签撕掉,再换个日期,实际上是销售过期熟食,一定要当心。

    总之,食物来之不易,不能浪费。临期食品不能一扔了之,但也不能掉以轻心。了解相关知识,及时食用或降温储藏,可以帮助我们减少食品过期浪费。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

    博士 范志红,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