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神经内科 > 脑血管病 > 中风(脑卒中)
编号:13785186
“左心耳封堵术”降低中风风险
http://www.100md.com 2014年4月7日 武汉科技报 2014.04.07
     心脏上面种“草莓”对房颤病人———

    擅长:起搏器/除颤器植入术和射频消融治疗术。尤其擅长在三维标测系统辅助下对心房颤动及室性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治疗。 门诊时间:星期三上午

    左心耳是人体心脏内一个葫芦状的组织,口小肚大,血流丰富。但对于房颤病人来说,这个葫芦就像一枚“定时炸弹”:其内部淤积的血栓一旦流出堵塞了血管,就会导致中风。日前,73岁的陈婆婆接受了左心耳封堵术,大大降低了房颤引起的中风风险。

    房颤患者比常人易中风

    7年前,陈婆婆出现卒中(中风)导致一侧肢体活动障碍,幸亏及时救治才没落下严重后遗症。医生告诉他,她的中风是因为心脏房颤所形成的血栓引起的。如果不积极预防,卒中以后还会发作。

    上月20日,陈婆婆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接受了左心耳封堵术,通过心脏介入治疗技术,用一个草莓形状的塞子堵上了“葫芦口”。日前的复查显示,陈婆婆康复良好。

    主持手术的黄鹤教授介绍,房颤是最常见的老年性心律失常,我国约有800万名房颤患者。当人的心脏规律收缩时,血液能够在左心耳里正常进出。但当患上房颤后,左心耳会扩张并基本丧失收缩功能,导致血液在左心耳淤积,极易形成血栓。这些血栓一旦跑出了葫芦口,顺着血流进入脑血管后,极易导致卒中。研究数据显示,超出87%的卒中是由于血栓栓塞,而超过90%的血栓形成起源于左心耳。这也是房颤患者卒中发病率超过常人5倍的原因,而卒中也是房颤病人第三大死因。

    “左心耳封堵术”降低中风风险

    鉴于药物预防房颤患者血栓形成的效果不佳,近年来,以消灭房颤患者血栓“根据地”为目的的左心耳封堵技术,成为欧美国家预防房颤患者卒中的最新技术。而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开展的此台手术,也是中国左心耳封堵预防房颤卒中多中心研究的首例手术。

    黄鹤教授介绍,左心耳封堵属于微创介入技术。术中只需在大腿根部血管穿刺并插入导管,进入心脏精确定位后,在左心耳入口处释放一个类似草莓的网状膜,可以覆盖葫芦口,在阻挡血栓跑出的同时也预防血栓形成。整个手术过程大概1小时左右。国外资料显示,接受左心耳封堵手术后,可减少90%以上的血栓发生,效果远远优于服用抗凝血药物。

    预防性手术适合人群

    哪些人适合做这种预防性的手术?黄鹤教授说,要根据患者的年龄、房颤类型以及栓塞风险、出血风险等因素来综合判断。如果患者年龄大于65岁,患有非瓣膜性房颤,同时还有高血压、糖尿病等问题,而患者长期服用抗凝药物效果不佳,就很适合做这个手术。

    记者肖凯通讯员杜巍巍,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