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两性时空 > 性研究 > 性文化 > 同性恋
编号:13786383
动物同性恋 “错爱”or“合作”?
http://www.100md.com 2019年7月1日 武汉科技报 2019.07.01
    

    如果从达尔文进化论角度来,同性恋这一现象并不是延续基因和造福后代的最佳方法,那么,为何动物们还会乐此不疲?关于动物同性恋的问题,科学家们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解释。

    是先天遗传还是后天造就?

    动物的同性恋行为是由遗传先天形成的还是后天环境造就的,是同性恋研究中至今存疑的元命题。

    在关于动物同性恋生理基础的研究中,研究者尚未就动物物种中同性恋活动的明确生理解释达成一致,但性激素水平对动物同性恋行为有一定影响,是被大量研究证实的。也有研究发现通过操纵果蝇的基因,似乎可以诱导其同性恋行为。不过,英国安格利亚鲁斯金大学动物学家克劳迪亚·沃斯切尔认为,与个体的颜色、身高等特征不同,性取向不是简单的遗传,子代中同性恋个体的比例也不是固定的;如同其他性格特征,成为同性恋的几率因个体而异,社会、环境都可能对这一几率造成影响。

    是出于“爱”还是为了趋利避害?

    人类无论同性恋还是异性恋,两个人在一起靠的是彼此之间的吸引力,靠的是爱。那么同性动物在一起靠的是不是爱呢?要说动物界的模范夫妻,灰雁绝对首屈一指。绝大多数灰雁遵守一夫一妻制。不过,灰雁的忠贞关系也常发生在同一性别中,据统计,有20%的雄性灰雁是同性恋。

    如果雄性数量远多于雌性,一些雄性就会自然结成伴侣。在动物世界中,同样存在着上下尊卑,尤其是在某些等级森严的物种中,单独行动会面临更大的生存风险和被种群压榨的可能,比如冒险为种群寻找食物,在这种生存环境中,相比于没有伴侣,和同性结成伴侣是更有利的生存策略。按照这种解释,同性恋行为也是动物世界中是趋利避害的结果。

    现有研究结果真的可信?

    目前,科学家们已经不同程度地认识到动物的同性恋行为,但由于大多数物种尚未得到充分研究,因此还不能充分了解这些行为的动机和影响。

    不可否认,同性恋这个词在人类社会中的应用除了固有的对个人性行为和固定关系的描述外,更庞大深刻的是背后根深蒂固的文化背景和强烈的社会认同。因此,很多研究者认为这不适合于动物,在动物身上,性别行为不具有性别指征。

    对于动物甚至人类来说,异性性行为或许只是繁殖后代的一种手段,但它不是生存的全部。动物发生同性恋行为的理由各种各样,有些可能只是单纯弄错了对象,有些是为了求爱和交配的欢愉,有些可能是策略性的合作,淡去人类社会在同性恋行为上附着的社会意义,这件事可能也没那么复杂。 (科技日报),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