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思考 > 视点
编号:130746
知“道”才能掌握中医的奥妙

    

    图表

    知“道”才能“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只有培养起中医学的世界观,才能自觉运用中医学独有的方法论,才能掌握中医学的奥妙。

    用现代语言来概括“道”,相当于现在所说的“三观”,即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真正的中医医者只有做到如孔子所说“求仁得仁,又何怨”,中医的复兴才会指日可待。

    作为中医药学理论构建的最重要经典,在《黄帝内经》首篇里,岐伯没有开门见山的直接谈论治病问题,而是告诉黄帝要知“道”才能“法于阴阳,和于术数”。这句话强调了知“道”的重要性,告诉后来者:中医学有自己的门槛,只有培养起中医学的“三观”、方法论等,才能自觉运用中医学独有的方法论,才能懂得和掌握中医学的奥妙。

    用现代语言阐释“道”

    历史上各家各派尽管表述各异,但指向则一。“道”是老子道家思想的核心,他自己也知道是在“说不可说之说但又不得不说”。孔子一方面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另一方面又“罕言性与天道”,因为“道”实在难以讲清楚,所以直接把“道”分解落实为治国安邦、修身养性、为人处事的具体方式方法。唐代韩愈阐明老师的职责时把“传道”置于“授业”和“解惑”之前。对于宋明理学之“理”,明代学者王廷相在《雅述》中直言,这是“老庄之余绪耳”,后世“道理”并称就来源于此。这都说明了“道”在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中处于至关重要的地位,而且是一个前提性的存在。

    如果用现代语言来概括一下“道”,约略相当于现在所说的“三观”,即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首先,“道”是传统社会占主流的世界观,直接决定了中医药学的方法论模式,具有前提性和根本性。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中国古代的世界观是“无中生有”的宇宙生成论和“道本器末”的宇宙本体论。

    “世界观”这个词是近代从西方传入的,古代中国只有“宇宙观”的概念。宇宙的“宇”是上下四方,是无边无际的空间;“宙”是古往今来,是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的时间;“宇宙”就是无限性的时空,就是无限的世界。宇宙观就是世界观。对于这个无限性世界及其与人的关系的根本看法,就构成了不同族群的主流认知特点。以古希腊为源头的西方文化在“主客二元化”认知模式下形成的是构成论和还原论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9380 字符
濡傛灉鎮ㄥ湪浣跨敤鎵嬫満绛夋祦瑙堟椂鏃犳硶鏌ョ湅鎴栦笅杞藉叏鏂囷紝鍙兘鏄鎼滅储寮曟搸澶辩湡鈥滆浆鐮佲€濓紝璇风偣鍑诲睆骞曟渶涓嬫柟鐨勨€滅數鑴戠増鈥濇垨鈥滃師缃戦〉鈥濊闂€�


闄愪簬鏈嶅姟鍣ㄥ帇鍔涳紝缃戠珯閮ㄥ垎淇℃伅鍙緵鐖卞績浼氬憳鎴栨湁涓€瀹氱Н鍒嗙殑娉ㄥ唽浼氬憳娴佽銆�
姝�淇℃伅闇€瑕� 2 绉垎锛堝厤璐规敞鍐岀櫥褰曞悗姣忓ぉ鍙互棰嗗彇10涓Н鍒�锛夈€�
用户名
密 码
  忘了密码

如果您还不是100md.com会员,欢迎 免费注册
如果您想获得积分,点击这里 查看积分规则
如果您想订购杂志,请直接与中国中医药报编辑部联系。
    淇℃伅浠呬緵鍙傝€冿紝涓嶆瀯鎴愪换浣曚箣寤鸿銆佹帹鑽愭垨鎸囧紩銆傛枃绔犵増鏉冨睘浜庡師钁椾綔鏉冧汉锛岃嫢鎮ㄨ涓烘鏂囦笉瀹滆鏀跺綍渚涘ぇ瀹跺厤璐归槄璇伙紝璇烽偖浠舵垨鐢佃瘽閫氱煡鎴戜滑锛屾垜浠敹鍒伴€氱煡鍚庯紝浼氱珛鍗冲皢鎮ㄧ殑浣滃搧浠庢湰缃戠珯鍒犻櫎銆�

   寰俊鏂囩珷  鍏虫敞鐧炬媷  璇勮鍑犲彞  鎼滅储鏇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