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文化 > 中华诗词
编号:131321
肺治节 气机畅 ——诗词中的“肺”及其蕴含的医学道理

     陶陶兀兀,人生无累何由得,杯中三万六千日。闷损旁观,自我解落魄。

    扶头不起还颓玉,日高春睡平生足,谁门可款新篘熟。安乐春泉,玉醴荔枝绿。

    这首《醉落魄》是宋代词人黄庭坚的作品,描写落魄不偶、英雄气短、以酒解忧的生活,词牌《一斛珠》因此又名《醉落魄》。中医认为,肺藏魄,主治节,为相傅之官。古代诗词之中,有许多关于肺的描写,蕴含着丰富的医学道理。

    肺藏魄

    “落魄巴江号放翁,斯名岁晚亦成空。酒醒遥夜孤舟雨,睡美清秋一榻风。”(陆游《早秋》)中医认为,魄为与生俱来的本能感觉和动作。如新生儿的啼哭、吮吸以及四肢运动、耳听、目视、肌肤触觉、冷热痛痒等感知觉,皆属于魄的作用表现。《左传》云:“人生始化曰魄,即生魄”;《类经》曰:“魄之为用,能动能作,痛痒由之而觉也。”魄藏于气,由肺所主。肺气充盛,则体魄健壮;肺气虚弱,则言语无力,做事缺乏魄力。

    人在穷困失意之时,往往长吁短叹、语言无力,悲忧缠绕心头,久而伤肺,谓之落魄。“文章憎命达”,优秀的诗人穷困失意之时,就特别喜欢写落魄的诗,如杜牧《遣怀》:“落魄江南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中医还认为,魄与睡眠做梦有关,梦是魂魄飞扬的产物,如文天祥《夜起》:“惆怅高歌入睡乡,梦中魂魄尚飞扬。起来露立频搔首,夜静无风自在凉。”

    肺主治节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杜甫《咏怀古迹》)在这首诗中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028 字符
如果您在使用手机等流览时无法查看或下载全文,可能是被搜索引擎失真“转码”,请点击屏幕最下方的“电脑版”或“原网页”访问。


限于服务器压力,网站部分信息只供爱心会员或有一定积分的注册会员流览。
此信息需要 2 积分(免费注册登录后每天可以领取10个积分)。
用户名
密 码
  忘了密码

如果您还不是100md.com会员,欢迎 免费注册
如果您想获得积分,点击这里 查看积分规则
如果您想订购杂志,请直接与中国中医药报编辑部联系。
    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之建议、推荐或指引。文章版权属于原著作权人,若您认为此文不宜被收录供大家免费阅读,请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我们收到通知后,会立即将您的作品从本网站删除。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