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失眠睡眠 > 失眠
编号:131233
和调督任针法治疗顽固性失眠

     失眠,作为常见的一种睡眠问题,越来越引起广泛关注,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快速上升趋势,已成为一种难治性疾病。据有关部门推断,到2020年,全球失眠症患者数预计突破7亿。世界卫生组织(WHO)一项统计表明,睡眠病症已经困扰着全球27%的人。在我国,约有45.4%的被调查者在过去1个月中曾受到过不同程度的失眠困扰。长期失眠会严重降低个体的正常生活和工作质量,并增加罹患各种疾病的风险比率。失眠是导致高血压、中风、冠心病、糖尿病、焦虑、抑郁以及恶性肿瘤等患者免疫力降低的危险因素。严重的睡眠缺失会降低患者的工作效率和警觉水平,甚或导致恶性意外事故发生,造成人身和财产的巨大损失。

    临床上,顽固性失眠较继发性失眠更为常见,且治疗难度更大。顽固性失眠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或较难维持睡眠状态。日间有疲倦感,夜晚越想尽快入睡越难以入睡。其多由心理因素引起,并导致更加严重的心理冲突,如紧张焦虑、情绪不稳、过度担心、自觉痛苦形成恶性循环。

    失眠,中医称“不寐”“不得眠”“目不瞑”。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易醒,重者彻夜难眠。中医认为不寐常与饮食不节、情志失常、劳逸失调、病后体虚等因素有关。其病位在脑,与心、肝、脾、肾、胆、胃等脏腑密切相关。《灵枢·大惑论》曰:“卫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跷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瞑矣。”详细论述了“目不瞑”的病机。《诸病源候论·卷三·大病后不得眠候》曰:“大病之后,脏腑尚虚……阴气虚,卫气独行于阳,不入于阴,故不得眠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861 字符
如果您在使用手机等流览时无法查看或下载全文,可能是被搜索引擎失真“转码”,请点击屏幕最下方的“电脑版”或“原网页”访问。


限于服务器压力,网站部分信息只供爱心会员或有一定积分的注册会员流览。
此信息需要 2 积分(免费注册登录后每天可以领取10个积分)。
用户名
密 码
  忘了密码

如果您还不是100md.com会员,欢迎 免费注册
如果您想获得积分,点击这里 查看积分规则
如果您想订购杂志,请直接与中国中医药报编辑部联系。
    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之建议、推荐或指引。文章版权属于原著作权人,若您认为此文不宜被收录供大家免费阅读,请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我们收到通知后,会立即将您的作品从本网站删除。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