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症状 > H > 汗证
编号:133820
补虚泻实治汗证
http://www.100md.com 2020年10月15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5348期
     阳气蒸腾阴液,使阴液出于腠理而为汗。汗证是临床中的常见病证,是由于阴阳失调,腠理不固而导致的汗液外泄失常。

    汗证主要分为自汗与盗汗,其中,不因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而白昼时时汗出,动辄益甚者,称为自汗;寐中汗出,醒后自止者,称为盗汗。

    中医学认为汗证是由于病后体虚、情志不调、饮食不节所致,多与心悸、失眠、眩晕、耳鸣等病证同时并见。现代医学在治疗汗证上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中医治疗此病具有疗效稳定、不良反应小、复发率低等特点,优势显著。

    病机为阴阳失调,腠理不固

    历代医家对汗证的论述颇多。早在《黄帝内经》中就已载有对汗的生理及病理的阐释,指出汗液为人体津液所化生,与血液息息相关。《金匮要略》第一次提出盗汗的病名,并指出盗汗多由虚劳所致。汉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言汗多因外感而致,且以风、热、湿三邪为著,其病机涉及营卫不和、里热炽盛、少阳枢机不利、湿热郁蒸、阳虚汗漏、阳气暴脱等。

    《黄帝内经》言汗为心之液,另有“血汗同源”之说。肝主疏泄,水液代谢过程也受肝疏泄功能的调节;肝藏血,为血海,血汗同源,由此调控汗液;脾胃运化之水谷精微所化生的津液是汗的生成之源;肺主宣发,宣卫气于皮毛肌腠,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将水液代谢后的津液化为汗液,并控制和调节其排泄;肾主水,主司和调节全身水液代谢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13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