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升麻汤应用思考
临床上,不少学生或同道曾问过我,麻黄升麻汤证怎么理解?麻黄升麻汤怎么用?麻黄升麻汤方证表里同在,寒热错杂,虚实夹杂,药物组成也是寒热并用,表药为重,里药较轻,不容易理解和应用。以下是我对此方的思考。
麻黄升麻汤出自《伤寒论》357条:“伤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喉咽不利,唾脓血,泄利不止者,为难治。麻黄升麻汤主之。
麻黄升麻汤方:麻黄二两半(去节),升麻一两一分,当归一两一分,知母十八株,黄芩十八株,萎蕤十八铢(一作菖蒲),芍药六铢,天门冬六铢(去心),桂枝六铢(去皮),茯苓六铢,甘草六铢(炙),石膏六铢(碎,绵裹),白术六铢,干姜六铢。上十四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一两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相去如炊三斗米顷令尽,汗出愈。”
这一条的关键是讲急则治其标的意义。该方用于表证未罢,病又入里,但尚未造成真阳虚损的过渡时态。从条文析,伤寒(太阳伤寒)六七日表未解时被误下,病入于厥阴半表半里、阳明热与太阴饮寒热错杂互结偏于寒并伤及津血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118 字符。
限于服务器压力,网站部分信息只供爱心会员或有一定积分的注册会员流览。
此信息需要 1 积分(免费注册登录后每天可以领取10个积分)。
用户名: |
|
密 码: |
|
忘了密码 |
如果您还不是100md.com会员,欢迎 免费注册,
如果您想获得积分,点击这里 查看积分规则。
如果您想订购杂志,请直接与中国中医药报编辑部联系。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