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医药报》 > 第5387期
编号:136451
中医药治疗阶段性失眠体会

     失眠,中医又称“不得卧”“目不瞑”“不寐”等之名。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者彻夜不寐,常影响人们的正常工作、生活、学习和健康。笔者经过多年临床实践,运用中医药根据失眠阶段性临床表现进行辨证论治,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入睡困难责之于肝,治以调肝柔肝为主

    有部分失眠证患者主要表现为经常性不能正常入睡,躺在床上翻来覆去久久不能入眠等,中医应从肝论治。如伴有头昏头胀、眼花目眩、心烦不安,舌质红苔黄、脉弦者,应辨证为肝阳上亢,治以平肝潜阳、镇静安神,选用天麻钩藤饮为主方加减;如伴有潮热盗汗、手足心热、口干不欲饮,舌质红苔少、脉细数者,应辨证为肝阴血亏虚,治以养血柔肝、滋阴除烦,选用逍遥散合酸枣仁汤为主方加减;如伴有胸胁胀满、常叹息、忧郁少欢,舌质暗淡苔薄白、脉弦者,应辨证为肝气郁滞,治以疏肝解郁、理气安神,选用柴胡疏肝散为主方加减;如伴有急躁易怒、目赤耳鸣、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脉弦而数者,应辨证为肝火旺盛,治以清利肝胆、泻火除烦,选用龙胆泻肝汤为主方加减。

    廖某,男,65岁,退休干部。自诉患高血压病10年余,伴入睡困难2年余。患者10年前检查发现患有高血压病,常规服用降压药物,血压控制良好。2年前开始出现晚上入睡困难,上半夜基本不能入睡,在下半夜勉强能睡1~2小时。经多家医院、多名医生诊治,始终未能治愈,后在他人的推荐下来余处诊治。自诉伴见阵发性头昏、心烦、口干口苦,大便时干等。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中医辨证为肝阳上亢,予以平肝潜阳、镇静安神之天麻钩藤饮加减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301 字符
如果您在使用手机等流览时无法查看或下载全文,可能是被搜索引擎失真“转码”,请点击屏幕最下方的“电脑版”或“原网页”访问。


限于服务器压力,网站部分信息只供爱心会员或有一定积分的注册会员流览。
此信息需要 2 积分(免费注册登录后每天可以领取10个积分)。
用户名
密 码
  忘了密码

如果您还不是100md.com会员,欢迎 免费注册
如果您想获得积分,点击这里 查看积分规则
如果您想订购杂志,请直接与中国中医药报编辑部联系。
    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之建议、推荐或指引。文章版权属于原著作权人,若您认为此文不宜被收录供大家免费阅读,请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我们收到通知后,会立即将您的作品从本网站删除。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