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类方之麻黄作用机制
麻黄类方是经方中的一大类方,在临床各科疾病中都有广泛的应用。熟悉麻黄的药理作用,对于应用麻黄类方具有重要意义。
麻黄碱的药理作用
麻黄为麻黄植物草麻黄、木贼麻黄及中麻黄干燥草质茎,于秋季采割绿色的草质茎经晒干而成。《神农本草经》言其:“主中风、伤寒头痛,温疟。发表出汗,去邪热气,止咳逆上气,除寒热,破症坚积聚。”
现代药理学研究认为麻黄主要成分包含生物碱与挥发油。其中,生物碱主要含有麻黄碱、伪麻黄碱、甲基麻黄碱、去甲基麻黄碱等,具有发汗、平喘、利尿、解热抗炎、抗病原微生物、镇咳祛痰、松弛气管、收缩血管、中枢兴奋、抗过敏与免疫抑制等药理作用。
麻黄碱是一类结构与肾上腺素相类似的生物碱,能直接激动肾上腺素受体,也可通过促使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而间接激动肾上腺素受体,对α和β受体均有激动作用。通过对α1受体的作用,诱导增加的血管平滑肌收缩,瞳孔扩张肌收缩和肠括约肌收缩,可增加心率,心肌收缩力和通过β1受体释放肾素。而其β2效应可产生支气管扩张作用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089 字符。
限于服务器压力,网站部分信息只供爱心会员或有一定积分的注册会员流览。
此信息需要 1 积分(免费注册登录后每天可以领取10个积分)。
用户名: |
|
密 码: |
|
忘了密码 |
如果您还不是100md.com会员,欢迎 免费注册,
如果您想获得积分,点击这里 查看积分规则。
如果您想订购杂志,请直接与中国中医药报编辑部联系。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