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理论书籍 > 新书与评介
编号:138292
鲁迅《父亲的病》里几位“名医”有高下

     《父亲的病》是1926年鲁迅先生写的一篇回顾父亲周伯宜(1861—1896)生病、治病、去世经过的文章,讽刺、批判了庸医误人的现象。文章先后提到几位“名医”,只是有人是真名医、有人是假名医罢了。

    周伯宜生病与鲁迅祖父周介孚犯案有关。周介孚(1838—1904),同治六年(1867年)举人,同治十年(1871年)进士,曾任翰林院庶吉士、江西金溪知县、内阁中书等职,光绪十九年(1893年)因科场行贿被光绪皇帝定为“斩监候”,周介孚潜逃,周伯宜被抓替父顶罪,周介孚自首后周伯宜获释。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周介孚被释,光绪三十年(1904年)去世。监狱自然难比家中,条件很差,导致周伯宜营养不继,从监狱归家后“喜怒无常、酗酒、吸鸦片”,先是咳嗽后是咳血再是水肿,从症状判断其患的应当是肺结核,周家找了两位“名医”为其治病。

    姚芝轩、陈莲河与何廉臣

    第一位“圆而胖”,文中没有出现这个人的名字,此人真名姚芝轩,医术如何呢?他以“经霜三年的甘蔗”作药引子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857 字符
如果您在使用手机等流览时无法查看或下载全文,可能是被搜索引擎失真“转码”,请点击屏幕最下方的“电脑版”或“原网页”访问。


限于服务器压力,网站部分信息只供爱心会员或有一定积分的注册会员流览。
此信息需要 1 积分(免费注册登录后每天可以领取10个积分)。
用户名
密 码
  忘了密码

如果您还不是100md.com会员,欢迎 免费注册
如果您想获得积分,点击这里 查看积分规则
如果您想订购杂志,请直接与中国中医药报编辑部联系。
    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之建议、推荐或指引。文章版权属于原著作权人,若您认为此文不宜被收录供大家免费阅读,请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我们收到通知后,会立即将您的作品从本网站删除。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