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治肠胃积滞的荞麦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介绍了一个关于荞麦治疗肠胃积滞和慢性泻痢的故事。
《本草纲目·谷部》第二十二卷 荞麦
【发明】[时珍曰]……按杨起简便方云:肚腹微微作痛,出即泻,泻亦不多,日夜数行者。用荞麦面一味作饭,连食三四次即愈。予壮年患此两月,瘦怯尤甚。用消食化气药俱不效,一僧授此而愈,转用皆效,此可证其炼积滞之功矣。
有一个叫杨起的医生,在壮年时期患了肠胃病,肚腹经常微微作痛,并且一大便就泻,泻也不多,白天夜里反复泻好几次。于是,杨起为自己治疗,用了很多消食行气的药都没有效果,这种情况持续了两个多月,身体日渐消瘦。一次杨起偶遇一个和尚,和尚见他面色不好并且身体很消瘦,问清楚情况后便向他传授了一个方子,就是用荞麦面当作饭食。杨起于是照做,连续吃了三四餐,果真见效,又吃了几天后,就真的把几个月的肠胃病治好了。后来杨起在给其他患者诊治此类肠胃病时也用这个方,竟然个个都很灵验。于是,杨起在晚年编写讲述自己用药经验的方书—《简便方》时就把荞麦面能治肠胃病的功效收录了进来。
种植历史悠久
荞麦,又称荍麦、乌麦、甜荞、花荞,为廖科荞麦属植物荞麦的种子。霜降前后种子成熟时收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晒干。《本草纲目》记载,荞麦之茎弱而翘然,易长易收,磨面如麦,故曰荞曰荍,而与麦同名也。俗亦呼为甜荞,以别苦荞。
荞麦的原产地在亚洲东北部、贝加尔湖附近到中国的东北地区。唐朝时期由北向南传入中国内地。宋朝时期在华南地区普遍种植。我国具有悠久的荞麦栽种历史,是世界荞麦生产大国,其产量居世界第二,出口量世界第一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175 字符。
限于服务器压力,网站部分信息只供爱心会员或有一定积分的注册会员流览。
此信息需要 2 积分(免费注册登录后每天可以领取10个积分)。
用户名: |
|
密 码: |
|
忘了密码 |
如果您还不是100md.com会员,欢迎 免费注册,
如果您想获得积分,点击这里 查看积分规则。
如果您想订购杂志,请直接与中国中医药报编辑部联系。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