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花粉:通利祛湿解郁热
天花粉为葫芦科多年生宿根草质藤本植物栝蒌的干燥块根,性味甘、微苦、微寒,归肺、胃经,有清热生津、消肿排脓之效。
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有关于天花粉的记载。本品功效多样,历代本草书籍中皆有记载。笔者对于天花粉的功效一直有学习未尽之感,其生津止渴、排脓敛疮、清热除烦之效,皆易于理解,但其通经下乳、堕胎引产以及治黄疸之效,则不易理解。其后不断学习古代本草及名家论述,才慢慢得以通达,知其除清热、生津、消肿、排脓、祛痰、降气之外,尚有通利经络、利湿祛浊、活血破瘀之功。至此,在临床上再验之其疗效,方尽知其用药之妙。经多年探索,临床上主要用其以下八大功效。
止渴生津
生津止渴是天花粉的第一功效,此医皆知之,自张仲景遵《神农本草经》之旨,用其治热病消渴以来,历代医家皆用此功效,并将其拓展应用于各种渴证。
热盛烦渴 本品善治热盛伤津之渴,如小柴胡汤证之渴,张仲景即去原方中之半夏,加本品四两、人参一两,意在生津止渴。而《金匮要略》中有柴胡去半夏加栝蒌根汤,用治疟病发渴。再如《太平圣惠方》含化玉液丸,以本品与射干、升麻、乌梅等同用,治疗热盛伤津,心胸烦热,口干舌涩。《外台秘要》以本品与竹沥、双花合用,治疗伤寒化热,烦渴思饮者,《太平圣惠方》以本品研末,乳汁调服,治疗小儿热病之壮热烦渴,此皆是治实热伤津之烦渴。
杂病消渴 本品甘寒养阴生津,《本草纲目》称其有“止渴润枯”之功,宜治疗阴虚内热、耗灼津液、脏腑燥热之消渴证。如治上消多饮,《千金要方》以本品单味制粉,入粥中食;同书治消渴,除肠胃热实,用本品与生姜、生麦冬、芦根、白茅根水煎服。而后世治消渴证亦用本品作为主要药物,如《外台秘要》以本品先用水煮,去滓加牛脂煎至水尽服;如《太平圣惠方》以本品与黄连同制蜜丸,或与人参同制蜜丸,麦冬汤送服。此方与当今治疗糖尿病之法十分相似。后来医家多用本品配伍其他药物治疗阴虚消渴,如《医学心悟》二冬汤,以本品与麦冬、天冬、知母等同用;《杂病源流犀烛》人参宁神汤,以本品与人参、生地、五味子等同用;《万病回春》玉泉丸,以本品与知母、黄连、生地等同用,《医学衷中参西录》玉液汤,则以本品与葛根、知母、黄芪等同用。这些都为现代临床上用本品治疗气阴两虚型糖尿病奠定了基础,提供了有益借鉴,笔者在临床上治疗消渴也常用到本品。
其他渴证 本品不仅治疗热病烦渴与津亏消渴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9033 字符。
限于服务器压力,网站部分信息只供爱心会员或有一定积分的注册会员流览。
此信息需要 2 积分(免费注册登录后每天可以领取10个积分)。
用户名: |
|
密 码: |
|
忘了密码 |
如果您还不是100md.com会员,欢迎 免费注册,
如果您想获得积分,点击这里 查看积分规则。
如果您想订购杂志,请直接与中国中医药报编辑部联系。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