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断艾滋病母婴传播重在措施到位及时干预
家住新疆伊宁地区的一位孕产妇,怀孕后一直没有到医院做过产前检查,临到孩子快出生时才来医院分娩。结果,母亲艾滋病病毒检测呈阳性的报告单出来时,孩子也生出来了,错过了给孩子用药的最佳时机。
广西山区的一位产妇被检测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医生嘱咐她一定不要给孩子喂母乳,以免孩子通过乳汁感染艾滋病病毒。结果,医生在追踪回访的时候,发现这位母亲还在给孩子喂自己的奶!原来,这位母亲是怕万一被乡里乡亲看到自己不给孩子喂母乳,会引起怀疑和猜测。她怕自己被人知道患上艾滋病会受歧视。
这两个真实的例子,反映了目前我国在阻断艾滋病母婴传播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副主任王临虹教授日前对记者说:“目前,很多地区存在妇女孕期艾滋病病毒检测时间过晚,不能尽早获得孕产妇艾滋病感染状况,因而不能及时让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妇女服用抗病毒药物以及用药还不够规范等现象,以致影响了艾滋病母婴传播干预措施的及时性和效果。”
, 百拇医药
艾滋病母婴传播能在多大的程度上加以预防?可否阻断艾滋病母婴传播?我国阻断艾滋病母婴传播的现状如何?国际上有哪些可供参考的经验?下一步我们将如何应对挑战?记者就这些问题进行了采访。
干预使母婴传播减少六成以上
王临虹教授说,母婴传播是儿童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最主要途径。国外的经验和研究证明,服用抗病毒药物,减少产科危险性操作,人工喂养及家庭关怀和支持,这些综合措施能很好干预艾滋病母婴传播。
由王临虹教授牵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负责、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防治中心检测参比实验室、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云南省妇幼保健院、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防治研究所等共同完成的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课题——“我国艾滋病母婴传播模式及综合预防策略的研究”显示,在我国部分艾滋病相对高发的新疆、云南、河南、广西4个省区15个县(区)对14万孕产妇中发现并分娩的461名艾滋病病毒感染孕产妇中,在未经综合干预的情况下,艾滋病母婴传播率为33.3%,在采取综合干预措施(服用抗病毒药物和人工喂养)的情况下,艾滋病母婴传播率为13.1%。也就是说,通过采取干预措施,可减少60.6%母婴传播感染的病例,大大降低感染儿童的治疗及关爱所需的巨大费用。
, 百拇医药
“其实,如果对孕产妇的检测开展得早,预防措施更到位,艾滋病母婴传播率还可以下降更多!”王临虹教授说,在她们的研究中,自孕期开始坚持规律用药和人工喂养的艾滋病病毒感染孕产妇组,艾滋病母婴传播率已降到5%以下。
三个环节是阻断传播的关键
宫内感染、产时感染、母乳喂养是发生艾滋病母婴传播的3个关键环节,因此,预防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妈妈在宫内将病毒传染给胎儿,避免分娩过程中让婴儿感染艾滋病病毒,避免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妈妈因为给婴儿喂母乳导致婴儿染上艾滋病,成为阻断艾滋病母婴传播的3个关键环节。
王临虹谈到,在对上述4个省区15个县(区)14万孕产妇艾滋病病毒感染状况的调查中,研究人员发现,孕产妇艾滋病病毒感染率有随时间增加的趋势。其中,2004年、2005年和2006年孕产妇的艾滋病病毒感染率分别为0.41%、0.47%和0.57%,最高的地区为2.53%。研究结果还显示,绝大多数母婴传播感染婴儿发生在宫内或产时,占81.0%,产后通过母乳喂养感染的占9.5%。
, 百拇医药
因此,向广大妇女,特别是农村妇女进行健康教育,宣传预防艾滋病知识,告诉她们早期的艾滋病筛查、产前检查对自己和下一代很重要等信息十分必要。对已经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产妇,医生要提供规范的用药和产程服务等,尽可能地避免孕产妇在怀孕时期的宫内传播、产程中通过血液、产后通过乳汁将艾滋病病毒传染给新生儿。
歧视依然存在服务仍需提高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有资料表明,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在未干预的情况下艾滋病母婴传播发生率为15%~50%,在发达国家为15%~25%,发展中国家为25%~35%。在我国为30%~35%。国外的经验和研究证明,实施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综合干预措施,如开展孕产期自愿咨询与检测,预防性抗病毒药物应用,减少产科危险性操作,实施人工喂养等措施,可使艾滋病母婴传播率下降1/3至2/3。
最近,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国人口基金等共同提出:“让所有的妇女儿童得到应有的服务,让下一代不再感染艾滋病”的口号,并提出,到2010年使艾滋病母婴传播减少50%。
有关专家指出,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在我国刚刚起步,广大医务工作者和相关管理人员对艾滋病母婴传播控制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还有待提高。在一些地区,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歧视依然存在,导致一些被感染的妇女怕暴露“身份”而不去寻求医治。有些孕产妇知道自己感染了艾滋病病毒也依然不顾危险,不采用人工喂养,继续给孩子喂母乳,这些问题都不利于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措施的到位,也会影响预防效果。 [我来, 百拇医药(魏萍)
广西山区的一位产妇被检测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医生嘱咐她一定不要给孩子喂母乳,以免孩子通过乳汁感染艾滋病病毒。结果,医生在追踪回访的时候,发现这位母亲还在给孩子喂自己的奶!原来,这位母亲是怕万一被乡里乡亲看到自己不给孩子喂母乳,会引起怀疑和猜测。她怕自己被人知道患上艾滋病会受歧视。
这两个真实的例子,反映了目前我国在阻断艾滋病母婴传播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副主任王临虹教授日前对记者说:“目前,很多地区存在妇女孕期艾滋病病毒检测时间过晚,不能尽早获得孕产妇艾滋病感染状况,因而不能及时让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妇女服用抗病毒药物以及用药还不够规范等现象,以致影响了艾滋病母婴传播干预措施的及时性和效果。”
, 百拇医药
艾滋病母婴传播能在多大的程度上加以预防?可否阻断艾滋病母婴传播?我国阻断艾滋病母婴传播的现状如何?国际上有哪些可供参考的经验?下一步我们将如何应对挑战?记者就这些问题进行了采访。
干预使母婴传播减少六成以上
王临虹教授说,母婴传播是儿童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最主要途径。国外的经验和研究证明,服用抗病毒药物,减少产科危险性操作,人工喂养及家庭关怀和支持,这些综合措施能很好干预艾滋病母婴传播。
由王临虹教授牵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负责、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防治中心检测参比实验室、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云南省妇幼保健院、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防治研究所等共同完成的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课题——“我国艾滋病母婴传播模式及综合预防策略的研究”显示,在我国部分艾滋病相对高发的新疆、云南、河南、广西4个省区15个县(区)对14万孕产妇中发现并分娩的461名艾滋病病毒感染孕产妇中,在未经综合干预的情况下,艾滋病母婴传播率为33.3%,在采取综合干预措施(服用抗病毒药物和人工喂养)的情况下,艾滋病母婴传播率为13.1%。也就是说,通过采取干预措施,可减少60.6%母婴传播感染的病例,大大降低感染儿童的治疗及关爱所需的巨大费用。
, 百拇医药
“其实,如果对孕产妇的检测开展得早,预防措施更到位,艾滋病母婴传播率还可以下降更多!”王临虹教授说,在她们的研究中,自孕期开始坚持规律用药和人工喂养的艾滋病病毒感染孕产妇组,艾滋病母婴传播率已降到5%以下。
三个环节是阻断传播的关键
宫内感染、产时感染、母乳喂养是发生艾滋病母婴传播的3个关键环节,因此,预防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妈妈在宫内将病毒传染给胎儿,避免分娩过程中让婴儿感染艾滋病病毒,避免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妈妈因为给婴儿喂母乳导致婴儿染上艾滋病,成为阻断艾滋病母婴传播的3个关键环节。
王临虹谈到,在对上述4个省区15个县(区)14万孕产妇艾滋病病毒感染状况的调查中,研究人员发现,孕产妇艾滋病病毒感染率有随时间增加的趋势。其中,2004年、2005年和2006年孕产妇的艾滋病病毒感染率分别为0.41%、0.47%和0.57%,最高的地区为2.53%。研究结果还显示,绝大多数母婴传播感染婴儿发生在宫内或产时,占81.0%,产后通过母乳喂养感染的占9.5%。
, 百拇医药
因此,向广大妇女,特别是农村妇女进行健康教育,宣传预防艾滋病知识,告诉她们早期的艾滋病筛查、产前检查对自己和下一代很重要等信息十分必要。对已经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产妇,医生要提供规范的用药和产程服务等,尽可能地避免孕产妇在怀孕时期的宫内传播、产程中通过血液、产后通过乳汁将艾滋病病毒传染给新生儿。
歧视依然存在服务仍需提高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有资料表明,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在未干预的情况下艾滋病母婴传播发生率为15%~50%,在发达国家为15%~25%,发展中国家为25%~35%。在我国为30%~35%。国外的经验和研究证明,实施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综合干预措施,如开展孕产期自愿咨询与检测,预防性抗病毒药物应用,减少产科危险性操作,实施人工喂养等措施,可使艾滋病母婴传播率下降1/3至2/3。
最近,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国人口基金等共同提出:“让所有的妇女儿童得到应有的服务,让下一代不再感染艾滋病”的口号,并提出,到2010年使艾滋病母婴传播减少50%。
有关专家指出,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在我国刚刚起步,广大医务工作者和相关管理人员对艾滋病母婴传播控制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还有待提高。在一些地区,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歧视依然存在,导致一些被感染的妇女怕暴露“身份”而不去寻求医治。有些孕产妇知道自己感染了艾滋病病毒也依然不顾危险,不采用人工喂养,继续给孩子喂母乳,这些问题都不利于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措施的到位,也会影响预防效果。 [我来, 百拇医药(魏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