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园地》 > 2010年第5期 > 正文
编号:12705324
小儿脱肛的综合治疗和护理
http://www.100md.com 2010年5月1日 刘玉巧
第1页

    参见附件。

     小儿脱肛就是指肛管、直肠或直肠黏膜向外翻出,脱垂于肛门外的一种症状,多见于3岁以下的儿童。由于儿童骶弯度未成形,直肠呈垂直位,支持直肠的组织又较薄弱,所以当腹腔内压增加时,直肠没有骶骨和周围组织的有效支持,易于向下滑动,发生脱肛。由于直肠黏膜反复脱出,常继发肛门松弛,导致肛周皮肤、直肠黏膜反复发生炎症反应,加之小儿皮肤娇嫩,易并发肛周湿疹等,严重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2001~2009年,我院采用综合疗法治疗56例,取得了比较好的治疗效果。

    1 资料

    门诊治疗的56例2~12岁脱肛患儿。诊断标准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5年颁布实施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有关脱肛的诊断,将脱肛分为三度:①I度脱垂:为直肠黏膜脱出,脱出物呈淡红色,长3~5cm,触之柔软,无弹性,不易出血,便后可自行回纳;②II度脱垂:为直肠全层脱出,脱出物长5~10cm,呈圆锥状,淡红色,表面为环形而有层次的黏膜皱襞,触之较厚,有弹性,肛门松弛,便后有时需用手回复;③III度脱垂:直肠及部分乙状结肠脱出,长达10cm以上,呈圆柱形,触之很厚,肛门松弛无力。其中Ⅰ度42例,Ⅱ度12例,Ⅲ度2例。

    2 治疗方法

    (1)保守疗法:主要适用于Ⅰ、Ⅱ度脱肛患儿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