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园地》 > 2013年第8期
编号:12686040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后早期T波倒置与Q—T离散度的关系
http://www.100md.com 2013年8月1日 中国医学园地 2013年第8期
     [摘要]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后早期T波倒置与Q—T离散度的关系。方法观察65例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介入治疗患者,根据其是否在介入治疗后24小时内出现T波倒置,将患者分为T波倒置组45例,未倒置组20例,分别观察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Q—T离散度及预后。结果T波倒置组肌酸激酶同工酶峰值减低、达酶峰时间提前、QTd及QTcd显著缩短,随访6个月,T波倒置组较未倒置组患者心功能改善明显,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结论Q—T间期离散度变化和介入治疗后是否早期T波倒置都是心肌组织水平再灌注的简易临床指标,与临床预后有密切关系。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T波倒置;介入治疗;Q—T离散度

    中图分类号:R54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3)08—0001—03

    Q—T间期离散度(QTd)是常规体表12导联心电图Q—T间期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可反应心室肌复极的不均一性及电活动不稳定性。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QTd明显延长,并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和心源性猝死的发生密切相关。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使梗死区心肌获得充分再灌注,能挽救濒死的心肌、维护左心室功能、改善预后。叶卓联研究表明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后24小时内出现早期T波倒置提示心肌组织水平再灌注良好、预后好,本研究就其与Q—T离散度及临床预后的关系进行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选择2006年2月至2012年12月住院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并成功急诊介入治疗患者65例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85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