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2年.第9期
- 斯氏狸殖吸虫囊蚴半胱氨酸蛋白酶cDNA片段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 损伤性胆管狭窄手术时机探讨
- 头颈部薄层冰冻断层标本的制作及应用
- 血液透析对血浆Ghrelin的影响
- 异丙酚-氯胺酮-哌氟合剂复合静脉麻醉应用于烧伤削痂植皮手术
- 用正交试验法研制替硝唑固体分散物
- 原发性肝癌门静脉癌栓的DSA表现
- 三峡库区重庆段移民区肺吸虫病的血清流行病学研究
- 沙土鼠脑缺血时微血管一氧化氮的释放规律及机制
- 水化作用对瘢痕增生影响的细胞学研究
- 缺氧及氧化损伤后GEC粘附分子表达与粘附性改变
- 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性股骨颈骨折88例疗效分析
- 180例剖宫产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生素的疗效观察
- -20℃冰冻保存血清Rh抗体效价变化的观察
- 高原人脂肪餐后三项血脂反应的观察
- 35例新生儿肝炎综合征血浆α_1-ACT变化及其临床意义初探
- DSA的两种血管狭窄分析方法的对比研究
- IL-6和IL-10对小鼠肺泡巨噬细胞CD14清道夫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
- p16基因转染对肺癌细胞SPC-A1的抑制作用
- 阿托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伴高脂血症的初步疗效观察
- 伴有挤压伤的前臂离断伤再植与功能重建6例报告
- Giα介导的胰岛素信号转导在烫伤大鼠胰岛素抵抗中的作用
- 冰冻机采血小板超微结构回收率以及CD62P,PAC-Ⅰ的改变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颈总动脉中段假性动脉瘤并瘤内血栓形成1例
- 层流手术室围术期低温致苏醒延迟2例
- 纯净水对大鼠生殖功能的影响
- 几丁质在大鼠坐骨神经损伤早期修复作用的研究
- 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并发症的防治
- 经皮穿刺加热无水乙醇注射治疗肝癌的实验研究
- 抗白色念珠菌鸡卵黄抗体(IgY)的研制
- 老年肺结核患者血清IL-12水平测定的临床意义
- 螺旋藻多糖对放烧复合伤所致小鼠造血功能抑制的保护作用
- 门静脉转流对肝硬化大鼠耐受入肝血流阻断时限的影响
-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在纤维支气管镜细胞学诊断中的应用
- 脑内型海绵状血管瘤的MRI诊断
- 大鼠梗阻性低顺应性膀胱的组织结构改变
- 地氟醚用于嗜铬细胞瘤手术麻醉1例
- 电脉冲裸基因肌肉注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介导的小鼠肺纤维化病理观察
- 电视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26例报告
- 儿童肾病血清甲状腺激素的变化及其对肝素治疗的反应
- 改良电针痉挛连续两次发作治疗重性抑郁症疗效分析
- 肝脏炎性假瘤的MRI表现
- 高胆固醇血症辛伐他汀对动脉粥样硬化雄性兔性激素的影响及意义
- 100例老年人义齿再修复情况分析
- 梗阻性黄疸并发肾功能损害的实验研究
- 冠心病患者C反应蛋白和P选择素的改变
- 海蓝组织细胞综合征2例报告
- 脓毒性左心衰竭病人血清肌钙蛋白I和T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 培养大鼠下丘脑神经元生长规律及免疫细胞化学研究
- 牵张刺激诱导心肌细胞分泌生长因子的机制
- 全脑缺血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和神经生长因子的保护作用
- 从胸水中分离出一株人赭杆菌
-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
- 烧冲复合伤早期复合高渗醋酸盐溶液复苏对酸碱平衡的影响
- 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性肺炎的诊断与治疗
- 肾移植术中移植肾缺血样改变的鉴别与处理
- 兔VX2肝转移癌模型传代的改进和螺旋CT评价
- 豚鼠耳蜗微血管内皮细胞体外通透性的研究
- 豚鼠耳蜗微血管内皮细胞体外通透性的研究
- 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与血脂血尿酸关系的研究
- 早产孕妇血清β-hCG水平的临床检测意义
- 早期亚低温治疗弥漫性轴索损伤
- 重组趋化因子vMIPⅡ对小鼠异体移植皮肤存活时间的影响
-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3的长期毒性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