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论坛报》 > 2008年第3期 > 正文
编号:11521092
药械警戒
http://www.100md.com 2008年1月17日 中国医学论坛报
     二膦酸盐类药增加颌骨坏死的危险因素

    澳大利亚治疗用品管理局(TGA)近日再次告诫处方医师、口腔科医师、药师和消费者,警惕二膦酸盐类药罕见但重要的副作用——致颌骨坏死(ONJ)。

    二膦酸盐类药可抑制骨吸收,多用于治疗和预防骨质疏松、畸形性骨炎(骨Paget病)、骨转移癌、多发性骨髓瘤和使骨脆弱的其他疾病。

    在澳大利亚登记的各种二膦酸盐类药,批准的用途并不相同。有些二膦酸盐类药可以口服,另一些二膦酸盐类药需静脉注射使用。多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二膦酸盐类药的应用可导致严重的难以治疗的颌骨不良反应——颌骨坏死,虽然并不常见。

    TGA指出,增加颌骨坏死发病危险的因素有:

    ● 使用静脉二膦酸盐类药治疗骨转移癌、肿瘤相关高钙血症和多发性骨髓瘤(这并不是说口服二膦酸盐类药治疗骨质疏松不会导致颌骨坏死)。

    ● 患者口腔卫生差,在口服或注射二膦酸盐类药后不久接受牙科手术。

    TGA要求医师在为患者开二膦酸盐类药处方时,或为患者注射二膦酸盐类药时注意:

    ●推荐患者在开始二膦酸盐类药治疗前接受口腔科检查和治疗,尤其是高危患者(如老年患者)。

    ●强调口腔卫生的重要性。

    ●告知接受二膦酸盐类药治疗患者颌骨坏死的症状,如“牙痛”或颌骨区疼痛、肿胀或麻木,或牙植入物周围有分泌物。

    ●告诉接受二膦酸盐类药治疗的患者,去看口腔科医师时须说明自己在使用二膦酸盐类药。

    癌症患者应慎用红细胞生成刺激因子

    美国FDA近日发布通告,又有二项临床研究结果提示,癌症患者接受红细胞生成刺激因子(ESA)治疗可增加死亡率,缩短肿瘤进展时间。

    此二项研究分别在乳腺癌患者和宫颈癌患者中发现,使用ESA患者的死亡率和(或)肿瘤进展率较不用ESA的患者高。FDA建议,医务人员在开始处方ESA前或继续处方ESA时,应与癌症患者讨论ESA有使肿瘤进展和生存期缩短的危险。

    FDA此前曾于2007年11月修订了ESA的黑框警告,指出ESA用于癌症患者和慢性肾衰患者有一定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