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 微信文章 在线书籍 资料下载 健康杂志 报刊选编 基础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 学报 中国医学 卫生总论
保健: 新闻 评论 视点 常识 疾病 症状 养生 用药 护理 急救 健身 美容 两性 育儿 四季 读物 更多
中医: 常识 教材 思考 中药 医理 临床 针骨 民族 文化 著作 验方 图谱 食疗 药物 药业 药市 新药 搜索 英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动态信息 > 热点关注 > 热点报道 > 非典型性肺炎 > 常见问题 > 正文
编号:10180047
专家提醒健身抗“非典”不要临时抱佛脚
http://www.100md.com 2003年5月10日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5月8日电(记者 汪涌、李京华)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研所研究员李力研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目前北京出现的体育健身器材脱销的情况非常令人欣喜,不过更应当养成长期良好的健身习惯,而不应面对“非典”威胁时才临时抱佛脚。

    他说,“非典”病毒是一个危及人类生命的新型疾病,目前还没有研究出一种行之有效的药物来对付它。不过,“非典”并非不可战胜,人类目前可以依靠个人的免疫能力对抗它。个人免疫能力取决于四个条件:一是遗传基因,二是年龄状况,三是营养,四是体育锻炼。从目前得病人员的情况来看,体质较好的运动员和小孩得病机率相当低,这同他们的体质状况密切相关。

    研究表明,提高人们自身的免疫能力,依靠吃药、打针和大量增加营养品的做法是不可取的。那样不能真正提高自身的抵御病魔的能力。正确的做法是长期保持多到室外进行体育锻炼的良好生活习惯,以此增强免疫能力,调动人类身体内部的免疫细胞,做好身体的“战备”储备。

    李力研评价北京目前出现许多体育用品脱销的情况时认为,这表现出老百姓健身意识的增强,但也反映出不少人临时抱佛脚,病来了才知道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受到病毒的威胁后才知道锻炼的“投机心理”。他提醒说,不要今天“非典”来了就抢购体育健身器材突击锻炼一番,明天“非典”走了就将这些器材“刀枪入库、马放南山”。

    李力研认为,人们应当从此次非典事件中汲取教训,养成长期良好的健身习惯才是增强体质的关键所在。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这才是增强免疫力治本的真正良方。
    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之建议、推荐或指引。文章版权属于原著作权人,若您认为此文不宜被收录供大家免费阅读,请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我们收到通知后,会立即将您的作品从本网站删除。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   推存给朋友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