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动态 > 医业资讯 > 正文
编号:10404423
胡须振动感知物体表面纹理从老鼠实验看人类
http://www.100md.com 2004年5月18日 医业网
     新华网2004年5月18日北京讯:老鼠在阴暗的角落里出没,胡子是它们探测周围环境的工具。美国科学家日前又发现了老鼠胡子的另一个功能:胡子拖在地上产生振动,能使老鼠辨别地面纹理,比人的手指尖还要灵敏。d!pf, 百拇医药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克里斯托弗·摩尔等人在以前的研究中发现,老鼠胡子扫过物体表面时能产生振动,并能像琴弦一样发生共振。其中较长较粗的胡子发生共振的频率较低,嘴巴附近柔软短小的胡子共振频率则较高。老鼠脑部有很大一部分区域用来处理胡子传来的信息。科学家已经区分出了负责每根胡子的各个“专区”。d!pf, 百拇医药

    摩尔等人在新一期《神经元》杂志上撰文说,他们让老鼠胡子以不同频率振动,对鼠脑接收到的神经冲动进行了记录。他们发现,当振动频率达到某根胡子的共振频率时,神经细胞以特定的方式产生兴奋。研究结果显示,鼠脑十分“清楚”胡子的位置和振动速度。d!pf, 百拇医药

    其他科学家评论说,鼠脑的这种机制与人内耳毛细胞感知声音的机制很类似。人脑在“听”声音的时候,就是将各种频率的音调整合在一起,再“听到”一个完整的声音。鼠脑同样也是将每根胡子传达的频率信息整合,从而掌握胡子扫过物体的表面纹理。d!pf, 百拇医药

    这一发现说明,可能很多人体系统都能识别共振带来的信息,任何能发生共振的感觉器官也都有一定的功用,就连皮肤上的汗毛可能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