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 正文
编号:11022598
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中医基础理论大纲
http://www.100md.com 2005年4月8日
     第一单元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细目一:整体观念

    要点:

    1.整体观念的概念。

    2.整体观念的内容。

    细目二:辨证论治

    要点:

    1.辨证论治的概念。

    2.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的概念。

    第二单元 阴阳学说

    细目一: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要点:

    1.阴阳的对立制约。

    2.阴阳的互根互用。

    3.阴阳的消长平衡。

    4.阴阳的相互转化。

    细目二: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要点:

    1.在疾病诊断上的运用。

    2.在疾病治疗上的运用。

    第三单元 五行学说

    细目一: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要点:

    1.五行的特性。

    2.五行的生克乘侮。

    细目二: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要点:

    1.在疾病诊断上的运用。

    2.在疾病治疗上的运用。

    第四单元 五脏

    细目一:五脏的生理功能

    要点:

    1.心的生理功能。

    2.肺的生理功能。

    3.脾的生理功能。

    4.肝的生理功能。

    5.肾的生理功能。

    细目二:五脏之间的关系

    要点:

    1.心与肺的关系。

    2.心与脾的关系。

    3.心与肝的关系。

    4.心与肾的关系。

    5.肝与脾的关系。

    6.肝与肾的关系。

    细目三:五脏与五志、五液、五体、五官九窍的联系

    要点:

    1.五脏与五志的联系。

    2.五脏与五液的联系。

    3.五脏与五体的联系。

    4.五脏与五官九窍的联系。

    5.五脏外华。

    第五单元 六腑

    细目一:六腑的生理功能

    要点:

    1.胆的生理功能。

    2.胃的分部名称和生理功能。

    3.小肠的生理功能。

    4.大肠的生理功能。

    5.膀胱的生理功能。

    6.三焦的概念和生理功能。

    细目二:六腑与五脏之间的关系

    要点:

    1.脾与胃的关系。

    2.肝与胆的关系。

    3.肾与膀胱的关系。

    第六单元 奇恒之腑

    细目一:脑

    要点:

    1.脑的生理功能。

    2.脑与五脏的关系。

    细目二:女子胞

    要点:

    1.女子胞的生理功能。

    2.影响女子胞功能的生理因素。

    第七单元 气血津液

    细目一:气

    要点:

    1.气的基本概念。

    2.气的生成。

    3.气的生理功能。

    4.气的运动形式。

    5.气的分类。

    细目二:血

    要点:

    1.血的基本概念。

    2.血的生成。

    3.血的功能。

    4.血的运行。

    细目三:津液

    要点:

    1.津液的基本概念。

    2.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

    3.津液的功能。

    细目四: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要点:

    1.气与血的主要关系。

    2.血与津液的主要关系。

    第八单元 经络

    细目一:十二经脉

    要点:

    1.十二经脉的走向规律。

    2.十二经脉的交接规律。

    3.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

    4.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

    5.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

    细目二:奇经八脉

    要点:

    1.奇经八脉的特点。

    2.奇经八脉的生理作用。

    3.督脉、任脉、冲脉和带脉的基本功能。

    细目三:经络的生理与应用

    要点:

    1.经络的生理功能。

    2.经络学说的应用。

    第九单元 病因

    细目一:六淫

    要点:

    1.六淫的概念及六淫与六气的关系。

    2.六淫致病的一般特点。

    3.风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4.寒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5.暑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6.湿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7.燥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8.火(热)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细目二:疠气

    要点:

    1.疠气的致病特点。

    2.疫疠发生与流行的因素。

    细目三:七情内伤

    要点:

    1.七情内伤的概念。

    2.七情与内脏气血的关系。

    3.七情内伤致病的特点。

    细目四:饮食所伤

    要点:

    1.饥饱失常。

    2.饮食不洁。

    3.饮食偏嗜。

    细目五:劳逸损伤

    要点:

    1.过度劳累。

    2.过度安逸。

    细目六:痰饮

    要点:

    1.痰饮的概念。

    2.痰饮的形成。

    3.痰饮的病证特点。

    细目七:瘀血

    要点:

    1.瘀血的概念。

    2.瘀血的形成。

    3.瘀血的病证特点。

    第十单元 发病

    细目一:邪正与发病

    要点:

    1.正气与邪气的概念。

    2.正气与邪气在发病中的作用。

    细目二:内外环境与发病

    要点:

    1.内环境与发病的关系。

    2.外环境与发病的关系。

    第十一单元 病机

    细目一:邪正盛衰

    要点:

    1.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

    2.邪正盛衰与疾病转归。

    细目二:阴阳失调

    要点:

    1.阴阳偏胜。

    2.阴阳偏衰。

    3.阴阳互损。

    4.阴阳格拒。

    5.阴阳亡失。

    细目三:气血失常

    要点:

    1.气的失常。

    2.血的失常。

    3.气血关系失调。

    细目四:津液代谢失常

    要点:

    1.津液不足。

    2.津液输布、排泄障碍。

    3.津液与气血关系失调。

    细目五:内生“五邪”

    要点:

    1.风气内动。

    2.寒从中生。

    3.湿浊内生。

    4.津伤化燥。

    5.火热内生。

    细目六:五脏阴阳气血失调

    要点:

    1.心的阴阳气血失调。

    2.肺的阴阳气血失调。

    3.脾的阴阳气血失调。

    4.肝的阴阳气血失调。

    5.肾的阴阳气血失调。

    细目七:六腑功能失调

    要点:

    1.胆的功能失调。

    2.胃的功能失调。

    3.小肠的功能失调。

    4.大肠的功能失调。

    5.膀胱的功能失调。

    6.三焦的功能失调。

    细目八:奇恒之腑功能失调

    要点:

    1.脑的功能失调。

    2.女子胞的功能失调。

    第十二单元 治则

    细目一:治病求本

    要点:

    1.“本”和“标”的概念。

    2.治病求本的意义。

    3.正治与反治的应用。

    4.治标与治本的应用。

    细目二:扶正祛邪

    要点:

    1.扶正与祛邪的概念。

    2.扶正祛邪的运用原则。

    细目三:调整阴阳

    要点:

    1.损其偏盛。

    2.补其偏衰。

    细目四:调理气血

    要点:

    调理气血的原则。

    细目五: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要点:

    1.因时制宜。

    2.因地制宜。

    3.因人制宜。(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