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人嘘寒问暖,生人爱搭不理
新华网长春8月21日电(新华社记者鲍盛华) 熟人来看病,大夫优先、热情、健谈;而对陌生的就诊者,医生则面无表情,吐字如金。记者数日前因牙病曾到两家医院就诊,得到的是相同的体味。
那是一夜难眠的牙痛后,记者来到长春市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院。牙科诊室的患者并不多,排在记者前面的只有两个人。由于疼痛难忍,记者在诊室门口走来走去。这时,一位岁数较大的女医生领着一个女青年走进诊室,对一位男医生说:“给她先看看”,这位女青年就排到前面躺在了治疗椅上。过了一会儿,三四个人簇拥着一个高个子男子再次找到那位男医生。寒暄之后,医生拍着胸脯请那些人放心,一定给好好看。结果,又一位“熟人患者”先于挂号的人走进了诊室。排在记者前面的患者小声嘟囔说:“这医院成了他们家的了。”
苦苦等候了1个多小时,终于轮到了记者,诊室中另一位比较年轻的男大夫在简单的问话后就一言不发了。处理完牙齿后,记者问:牙究竟怎么了?这么疼,要不要吃消炎药和镇痛药?吃什么药比较好?连问了三句,他却好像根本没听到。记者不知所已,不敢再问。最后,他只说了一句:“三天后再来。”
由于依然疼痛难忍,记者第二天又来到被誉为长春市治牙最好的医院——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院口腔医院。在第五诊区,记者被安排给标牌是4号的一位女医生,她只有一个病人。大约二十分钟后轮到了记者,治疗没过十分钟就结束了。记者问:“这牙太疼了,我已经两天两夜没睡觉了,吃什么镇痛药好?”她忙着写诊断结果,没回应。记者又问了一遍,她才说了三个字“不用吃。”这时,刚才的病人又回来了,原来她们是熟人。看到那位患者担心的样子,这位女医生立刻显得很热情:“没事儿,你放心吧”,话也多了起来:“没问题”、“你只要注意… …”面对此情此景,记者默默地走出诊室。
二院看牙也没有“立杆见影”,第四天记者来到医大一院复查。告诉第一次给自己医牙的那位医生“疼得有点受不了”,他为记者采取了新的治疗方法。治疗结束后,记者再次问疼痛怎么办。他头也没抬地说:“吃点儿镇痛药。”“吃什么药?”没有回答。
第七天,记者再次来复查,这时疼痛已经减轻了不少。由于是星期天,换了一位姓刘的女医生,记者看到她胸前的标牌写着“副教授”的字样。她看起病来干净利索,最后说:“这牙必须得拔。”记者忙问:“现在就需要拔吗,还是等消完炎后再拔?”这位副教授却没说一句话,在医疗手册上简单写了几个字,就给下个人治病了。记者不敢再问,只得求助于旁边负责给患者排号的女医生。她大声说:“拔啥?这不是正在给你治吗?”记者连忙陪笑说: “我看不懂医生写的字,问问下次啥时候再来?”她马上大声问:“刘大夫,这个是不是五天?”那位刘大夫“嗯” 了一声,她就在医疗本上补写了一句:五日复诊。
数天过去了,牙虽然不疼了,但医牙的经过却堵在心里怎么也无法忘记。据观察,医生给熟人看病还不仅仅是细心、叮嘱和微笑,大部分熟人看病是不收治疗费的,有的甚至不用挂号。医生给熟人看病有说有笑无可厚非,那么与医生不认识的病人就只能拥有他们冷冰冰的待遇?比起不花钱也能看病的熟人,那些花了钱的陌生患者是不是更需要医生们的微笑?
那是一夜难眠的牙痛后,记者来到长春市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院。牙科诊室的患者并不多,排在记者前面的只有两个人。由于疼痛难忍,记者在诊室门口走来走去。这时,一位岁数较大的女医生领着一个女青年走进诊室,对一位男医生说:“给她先看看”,这位女青年就排到前面躺在了治疗椅上。过了一会儿,三四个人簇拥着一个高个子男子再次找到那位男医生。寒暄之后,医生拍着胸脯请那些人放心,一定给好好看。结果,又一位“熟人患者”先于挂号的人走进了诊室。排在记者前面的患者小声嘟囔说:“这医院成了他们家的了。”
苦苦等候了1个多小时,终于轮到了记者,诊室中另一位比较年轻的男大夫在简单的问话后就一言不发了。处理完牙齿后,记者问:牙究竟怎么了?这么疼,要不要吃消炎药和镇痛药?吃什么药比较好?连问了三句,他却好像根本没听到。记者不知所已,不敢再问。最后,他只说了一句:“三天后再来。”
由于依然疼痛难忍,记者第二天又来到被誉为长春市治牙最好的医院——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院口腔医院。在第五诊区,记者被安排给标牌是4号的一位女医生,她只有一个病人。大约二十分钟后轮到了记者,治疗没过十分钟就结束了。记者问:“这牙太疼了,我已经两天两夜没睡觉了,吃什么镇痛药好?”她忙着写诊断结果,没回应。记者又问了一遍,她才说了三个字“不用吃。”这时,刚才的病人又回来了,原来她们是熟人。看到那位患者担心的样子,这位女医生立刻显得很热情:“没事儿,你放心吧”,话也多了起来:“没问题”、“你只要注意… …”面对此情此景,记者默默地走出诊室。
二院看牙也没有“立杆见影”,第四天记者来到医大一院复查。告诉第一次给自己医牙的那位医生“疼得有点受不了”,他为记者采取了新的治疗方法。治疗结束后,记者再次问疼痛怎么办。他头也没抬地说:“吃点儿镇痛药。”“吃什么药?”没有回答。
第七天,记者再次来复查,这时疼痛已经减轻了不少。由于是星期天,换了一位姓刘的女医生,记者看到她胸前的标牌写着“副教授”的字样。她看起病来干净利索,最后说:“这牙必须得拔。”记者忙问:“现在就需要拔吗,还是等消完炎后再拔?”这位副教授却没说一句话,在医疗手册上简单写了几个字,就给下个人治病了。记者不敢再问,只得求助于旁边负责给患者排号的女医生。她大声说:“拔啥?这不是正在给你治吗?”记者连忙陪笑说: “我看不懂医生写的字,问问下次啥时候再来?”她马上大声问:“刘大夫,这个是不是五天?”那位刘大夫“嗯” 了一声,她就在医疗本上补写了一句:五日复诊。
数天过去了,牙虽然不疼了,但医牙的经过却堵在心里怎么也无法忘记。据观察,医生给熟人看病还不仅仅是细心、叮嘱和微笑,大部分熟人看病是不收治疗费的,有的甚至不用挂号。医生给熟人看病有说有笑无可厚非,那么与医生不认识的病人就只能拥有他们冷冰冰的待遇?比起不花钱也能看病的熟人,那些花了钱的陌生患者是不是更需要医生们的微笑?